① 取普魯卡因青霉素,加丙酮-水(4:6)制成每1ml中含5mg的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鹽酸普魯卡因對照品,加丙酮-水(4:6)制成每1ml中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1),取青霉素對照品,加丙酮-水(4:6)制成每1ml中含3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2).照薄層色譜法(附錄V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丙酮-154g/L醋酸銨(4:6),并用氨水或醋酸調節pH值至7為展開劑,展開,晾干,置碘蒸汽中顯色,供試品溶液所顯兩主斑點的顏色與位置應分別與相應對照品的主斑點的顏色與位置相同。
②取普魯卡因青霉素2mg,置試管中,先加水0.05ml潤濕,再加入硫酸-甲醛(1:1)2ml,旋轉試管使混勻,溶液幾乎不顯色,置水浴上加熱1分鐘,漸顯紅棕色。
③取普魯卡因青霉素0.1g,加稀鹽酸2ml溶解,溶液顯芳香第一胺類的鑒別反應(附錄Ⅲ)。
近日,有媒體報道,北京、上海、河南、河北等地發生多起兒童感染肺炎支原體事件,7月以來僅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收治的支原體肺炎患兒就有近400名,與往年相比幾乎翻了一番,其他地區情況也類似,今年或是肺炎支原體......
近日全國多地醫院出現較多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以兒童為主。北京地區每年8月到12月是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高發期,一般在每年11月左右達到高峰。疾控部門提醒:青霉素和頭孢對肺炎支原體完全無效,市民如果出現發熱......
青霉素歷史的槍炮與玫瑰撰文|比爾·沙利文(BillSullivan)(印第安納大學藥理學與毒理學教授)編譯|維羅妮卡圖1青霉素的使用引領了抗生素革命。不論是戰爭時期,還是和平年代,青霉素的臨床應用都拯......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常見的食物中毒來源,耐高溫和高鹽濃度,而后者常常用于食品制備和儲存。該研究小組希望利用這方面的知識來開發一種能夠預防食物中毒的方法以確保食物中所有的細菌都被殺光。他們還仔細觀察了這......
1928年9月,英國微生物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發現了青霉素,距離今天已經有90年歷史了,青霉素首次于1930年被用于治療一位患眼部感染的患者,1940年,科學家HowardFl......
青霉素等抗生素常被用于對付細菌,但現在一些細菌不僅對抗生素產生了耐藥性,甚至還能以抗生素為食。一項最新研究揭開了細菌為何能“吃”青霉素的秘密,相關發現有助于解決抗生素污染問題。圖片來源于網絡美國圣路易......
競爭性檢測原理:使用一種具有吸附所有β-內酰胺藥物的特殊受體細菌,該細菌同14c標記的特定量青霉素G一起加入牛奶樣品。牛奶樣品中的任何一直β-內酰胺類均能和這種特殊標記的青霉素G競爭性地與細菌cell......
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乳及乳制品中舒巴坦敏感β-內酰胺酶類藥物的檢驗方法。本標準適用于乳及乳制品中舒巴坦敏感β-內酰胺酶類物質的檢驗。本方法的檢出限為4U/mL。 2原理該方法采用對青霉素類藥物......
提到亞歷山大·弗萊明爵士的名字,或許還有人感到陌生,但很少有人不知道他為人類健康做出的卓越貢獻——1923年,他發現眼淚等體液中的溶菌酶有殺菌效果;1928年,他發現的青霉素(盤尼西林),更是讓人類進......
每當醫生問你是否對藥物過敏時,你可能會說對青霉素過敏,這是最常見的藥物過敏。你甚至都不記得你是否曾做過青霉素過敏測試,但是你爸媽告訴過你,他們肯定不會錯的。7月3日發表在《兒科》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