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點熱(Spotted fever,SF)是由一群病原體為斑點熱群立克次體(Spot te d fever group rickettsiae,SFGR)引起的一組疾病的總稱,包括:落磯山斑點熱、鈕斑點熱扣 熱、北亞熱、昆士蘭斑點熱、立克次體痘和日本紅斑熱等。
由于斑點熱死亡率低,且多發生 在 農村及邊遠地區,所以長期以來,人們對該病一直未予以足夠的重視,在很多流行該病的地 區,人們并不認識它。一直到1958年我國學者在內蒙古首次發現斑點熱群立克次體感染的血 清學線索以來[1],人們才對該群立克次體及其感染開始了調查和研究工作。經過 了近40年的研究取得了令人囑目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