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CL是一種高度惡性淋巴瘤,5年生存率為52%。治療可實施放療、化療、骨髓移植等方法。化療最為適宜,多數病例可獲得完全緩解(CR),復發率低,3年和5年生存率均較高。放療最初效果良好,但遠期易復發。骨髓移植被認為是一種有效的應急治療措施。一般說來,ALCL比其它大細胞淋巴瘤的預后好。其預后與腫瘤的發生年齡,有無癥狀,原發部位,臨床分期及免疫學分型有關,與組織學分型無明顯關系。兒童及青年對治療反應好,5年生存率遠高于成年人。臨床無癥狀者較有癥狀者預后好,原發結內較結外者預后好。臨床Ⅰ、Ⅱ期病例較Ⅲ、Ⅳ級病例3年生存率高。T細胞性、Null細胞性的ALCL的病例的5年生存率遠好于B細胞性的和其他類型的ALCL病例(REAL分類將B及其他類型ALCL歸入彌漫性大B細胞性淋巴瘤,而組織學分型(CT、HL、LH、GR)與預后無關。原發于皮膚ALCL,特別是局限于皮膚者,因具有良好的預后(4年生存率達80%)且部分病例能夠自愈(17%)以及病灶行單純切除或局部放療的療效與治療高惡淋巴瘤的系統的多重化療或自身骨髓移植的療效相同,而被認為是一種獨特類型的低度惡性腫瘤。此外,有些學者認為ALCL患者預后還與染色體是否發生易位有關。Shiota等及Pulford等分別利用多克隆抗體anti-P80和單克隆抗體ALK1檢測出腫瘤細胞發生t后所形成的一種特異性的融合蛋白P80NPM/ALK。對P80 NPM/ALK陽性的ALCL的預后研究表明,P80 NPM/ALK蛋白陽性者預后遠好于陰性者,前者5年生存率達80%,與低度惡性腫瘤相同,而后者僅達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