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臂叢神經病
(1)外傷 車禍和機械絞傷時上肢受暴力牽拉、撞擊是外傷性臂叢神經病最常見的原因。
(2)胸廓出口綜合征
(3)物理損傷 如電擊傷和放射性損傷。
(4)急性臂叢神經炎 也稱神經痛性肌萎縮。常在流感后或使用青霉素等藥物后呈急性或亞急性起病,可能與自身免疫有關。
(5)遺傳因素 如家族性復發性臂叢神經病或遺傳家族性臂叢神經病,部分患者神經活檢可見髓鞘肥厚,呈臘腸樣改變,類似于遺傳性壓力易感性周圍神經病。
(6)腫瘤 最常見為臂叢神經鞘瘤,其次為臂叢神經纖維瘤。
(7)圍生期臂叢神經病 分娩過程中,胎兒肩部娩出困難時,用力牽拉胎兒頭部,易造成臂叢神經損傷,多發生在大于4000g的巨大嬰兒。但有相當一部分體重小于4000g,且無肩部娩出困難的新生兒也可發生臂叢神經損傷,表明可能存在產傷以外的其他原因。
(8)慢性臂叢神經病 是指一組原因未明的緩慢進展性特發性臂叢神經病。
2.肋間神經痛
主要與鄰近組織和器官的病變累及肋間神經有關,常見的原因有胸膜炎、肺炎、主動脈瘤;胸椎和肋骨的外傷、腫瘤、畸形;胸髓的空洞、炎癥和腫瘤等。水痘或帶狀皰疹感染和感染后肋間神經痛常見于老年人、HIV患者、惡性腫瘤和化療患者。
3.腰骶叢神經病
(1)糖尿病性近端肌萎縮 被認為是雙側腰骶神經叢受累所致,免疫機制在神經損傷中起重要作用。
(2)外傷與出血性疾病 外傷造成的骨盆骨折、腰大肌或盆腔內血腫、髖關節脫臼、骨折等均可造成腰骶神經叢損傷。血液病或應用抗凝治療的患者可并發腰大肌或髂腰肌血腫,直接侵犯腰骶神經叢。
(3)醫源性 腹腔和盆腔內手術如子宮切除、腎臟移植、前列腺和膀胱手術等由于使用自限性牽張器,其鋒利的葉片容易壓迫腰骶叢神經,造成損傷。腎移植時由于供體腎動脈與受體的下腔動脈吻合,易造成動脈盜血現象,引起腰骶叢神經缺血。髖關節成形術時黏合劑被擠出骨盆外可壓迫神經叢。
(4)主動脈和盆腔動脈畸形 畸形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盆腔內血腫壓迫腰骶神經叢。
(5)分娩過程 初產婦或巨大胎兒的產婦由于產程過長,長時間的截石位使髖關節過度外展容易引起腰骶叢損傷。
(6)腫瘤 腫瘤腰骶神經叢病比較常見,而且診斷比較困難,CT、MRI和腰穿往往無異常發現。前列腺、直腸、膀胱和腎臟腫瘤可通過局部擴散侵犯腰骶神經叢及其周圍的淋巴結。子宮后壁巨大纖維瘤以及子宮內膜異位可直接壓迫腰骶叢。此外主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動脈瘤也可累及神經叢。
(7)感染 腰大肌結核性膿腫、腰椎骨髓炎、闌尾炎時,炎癥可透過髂肌筋膜侵犯腰骶神經叢。有時水痘或帶狀皰疹感染也可引起腰骶神經痛和相應皮節的皰疹。系統性血管炎可累及腰骶叢造成血管炎周圍神經病。
(8)放射性 盆腔腫瘤放射可造成放射性腰骶叢神經病。
(9)特發性 與上肢的急性臂叢神經炎對應,下肢可有特發性腰骶叢神經炎,兩者的病理機制可能均與自身免疫異常有關。
4.坐骨神經痛
(1)根性坐骨神經痛 多見,主要是椎管內和脊椎病變,腰椎間盤脫出最常見,其他如腰椎肥大性脊柱炎、腰骶硬脊膜神經根炎、脊柱結核、椎管狹窄,血管畸形、腰骶段椎管內腫瘤或蛛網膜炎等。
(2)干性坐骨神經痛 多為腰骶叢和神經干鄰近病變,如骶髂關節炎、結核或半脫位,以及腰大肌膿腫、盆腔腫瘤、子宮附件炎、妊娠子宮壓迫、臀肌注射不當、臀部外傷和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