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升壓
由于患者就診時常處于低血壓狀態,應予升壓。臨床宜用兼有興奮α及β受體的藥物,包括阿拉明、異丙基腎上腺素及多巴胺,以改善心肌應激性、傳導和收縮力,增加心輸出血及冠狀動脈及腦、肺、腎的血流量,并改善周圍循環。因此對感染性休克并伴有心功能減退、尿少者,此舉十分重要。阿拉明及多巴胺各2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緩慢靜脈滴注,以維持血壓至90~100/70~80mmHg。心率>120次/min者不宜用異丙基腎上腺素。
2.補液
對此類患者補液仍很必要,因感染性休克的發展常進入低血容量性休克,若能輔以中心靜脈壓的監測則更好。輸入液體以林格乳酸溶液為主,若貧血顯著,尚可輔以少量新鮮血或血漿,但滴速不宜過快。同時注意作血氣分析,觀察有無酸堿平衡失調并及時糾正。
3.抗生素的應用
感染性休克應用抗生素十分重要。應用抗生素時應注意:在致病菌未確定前,必須應用廣譜抗生素,選用時應兼顧到對需氧菌及厭氧菌的控制。對已明確致病菌且已做藥敏者可選用兩種較敏感的抗生素,如可靜脈給藥盡可能靜脈給藥,所用劑量可偏大,癥狀控制情況好轉后適當減量,如用藥3~4天癥狀、體征無好轉改用其他藥物,腎功能不全者應減量。
對革蘭陽性菌,常選用青霉素族及頭孢菌素族藥物。
對革蘭陰性菌,常選用氨基糖苷類藥物或頭孢菌素族藥物。
對厭氧菌,常選用甲硝唑(滅滴靈)、氯林可霉素。
4.對局部病灶的處理
該問題十分重要,如病灶不去除,感染源依然存在,則患者難以治療。產科的病灶一般比較明確,應盡量清除。
如為感染性流產,應清除子宮內容物,術前予以足量抗生素。如術時及術后出血不多或不出血,可不予子宮收縮劑。
對產褥期感染用大劑量抗生素及高熱不退或子宮內容物已清除后仍高熱不退者,可考慮切除子宮,尤其是產氣莢膜桿菌感染伴有氣性壞疽者則應盡快切除子宮。如卵巢亦有感染可能者手術一并切除時宜做卵巢動、靜脈的高位結扎。凡以上各種手術,操作時應輕柔,以免感染擴散。
5.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
常用藥物為地塞米松20mg,靜脈推注后,繼以20mg靜脈點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