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23-09-18 17:06 原文鏈接: 蘭州化物所多相熱催化二氧化碳加氫轉化獲進展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溫室氣體,也是廉價易得的C1資源。利用清潔能源產生的綠氫將二氧化碳加氫轉化為高附加值化學品是二氧化碳可持續化學轉化和資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徑之一,對實現“雙碳”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清潔催化與合成團隊基于調變Ni催化CO2加氫反應中的中間體選擇性和表面的C-C耦合能力,發展了Ni基CO2加氫制備高碳醇的催化劑新體系。相關論文發表于Angew. Chem. Inter. Ed.。

      高碳醇是重要的基礎化工原料,目前主要通過工藝流程長、能耗高的石油化工路線獲得。已報道的CO2加氫合成高碳醇催化劑存在甲烷(烴類)選擇性高或混合醇中甲醇含量較高等不足。因此,開發新型非貴金屬催化劑并探究其在CO2加氫制備C2+OH反應過程中的表界面催化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該團隊研究了系列不同金屬修飾的Ni基催化劑,發現K-Zn協同改性的Ni催化劑能將CO2加氫轉化為C2+OH,而其他金屬(Ga\Ce\Zr\Mg)修飾的Ni催化劑只能將CO2轉化為CH4。在最優反應條件下(350oC/3.0 MPa),K修飾的Ni-Zn雙金屬催化劑可獲得62.7mg/g/h C2+OH的時空收率,且C2+OH在醇中占比達93.1%。反應后催化劑的XRD結果顯示,K修飾的Ni-Zn雙金屬催化劑在反應過程中能轉變為K修飾的Ni3Zn1C0.7金屬間化合物(IMC),而在其他對比催化劑中只形成了金屬Ni。

      DFT模擬結果表明,相比K修飾的金屬Ni和K修飾的Ni1Zn1合金表面,在K-Ni3Zn1C0.7表面C-C耦合能壘最低。因此,反應氣氛誘導形成的K-Ni3Zn1C0.7能夠調控反應中間體的選擇性和增強Ni基催化劑的C-C耦合能力,進而促進高碳醇的生成。反應氣氛下的原位漫反射紅外光譜捕捉到了可能的反應中間體—羧酸鹽物種,將其進一步加氫可形成高碳醇。

      該工作發展了Ni基CO2加氫制備高碳醇的催化劑體系,通過反應氣氛誘導原位構建了K-Ni3Zn1C0.7相,調控了反應中間體的選擇性和C-C鍵增長的速率,突破了傳統Ni基催化劑催化CO2加氫甲烷化的限制,為發展新型高效的CO2加氫合成高碳醇催化劑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CO2加氫制備C2+OH的多相催化劑及其性能比較。蘭州化物所供圖。

    相關文章

    利用二氧化碳引誘蠐螬特性創制高效緩釋誘殺膠囊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經濟作物蟲害監測與防控創新團隊利用蠐螬遠距離定位寄主植物的通訊化合物二氧化碳,研發了同步緩釋誘殺蠐螬的二氧化碳+噻蟲胺膠囊,顯著提升了對蠐螬的防控效率與精準性。相關研......

    二氧化碳“捕集封存”有了新思路

    近日,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宋永臣、副教授張倫祥研究團隊在二氧化碳捕集封存研究方面取得進展,提出了基于可循環再生納米材料和動態氫鍵網絡的環境友好型二氧化碳捕集策略,為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可持續技術發展提供了新思......

    第七屆中德電鏡催化學術研討會在大連化物所召開

    5月11日至14日,第七屆中德電鏡-催化學術研討會在大連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與德國于利希研究中心聯合主辦,遼寧省生物質能源轉化與材料重點實驗室承辦。大連化物所研究員王峰、德國于......

    界面改造新突破:自組裝分子層實現二氧化碳高效運轉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教授肖春輝團隊以《自組裝單分子層界面氫鍵網絡重構調控CO2電還原增效機制》為題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材料領域期刊《先進材料》(AdvancedMaterials)。在“雙碳”戰略背景下......

    二氧化碳電合成多碳產物研究獲進展

    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反應(CO2RR)被視為實現高質量“碳循環”的關鍵路徑。其中,將CO2高效轉化為含兩個碳原子以上(C2+)的高附加值化學品具有經濟價值。然而,現有Cu基催化劑面臨高電流密度下傳質受限......

    二氧化碳與硅協同調控火星蒙皂石形成機制獲揭示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陶奇/何宏平團隊提出反向風化礦物轉化機制,揭示了環境硅濃度與大氣二氧化碳對次生礦物演化的協同控制作用,并提出水滑石介導的碳源-碳匯轉換新機制。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

    多種材料利用濕度變化實現空氣捕碳

    有多種成本低且儲量豐富的材料,可利用濕度變化,直接從空氣中捕碳。圖片來源:美國西北大學美國西北大學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有多種成本低且儲量豐富的材料,可利用濕度變化,直接從空氣中捕碳。他們稱之......

    適度排放二氧化碳,難以阻止200年內氣溫上升7℃

    近日,一項發表于《環境研究快報》的研究通過一個氣候模型,預測了未來1000年的氣候變化情況。結果發現,即使溫室氣體排放量適中,預計地球氣溫也將上升3℃,有10%的可能性在大約200年內上升7℃。“變暖......

    二氧化碳電催化還原研究取得進展

    利用可再生電力通過電化學CO2還原反應(CO2RR)生產高附加值化學品,對可再生碳資源增值具有重要意義。多碳醇因具有高能量密度特性以及與現有能源基礎設施的高度適配性,在清潔能源儲存與化工原料領域展現出......

    研究提出微波驅動催化廢塑料回收增值利用策略

    回收廢棄塑料有助于環境修復和相關產業發展,但現有技術難以直接回收受污染的混雜廢塑料,需在回收前對其進行分揀、清洗等預處理。而預處理過程成本高、耗時長和耗能高,同時回收后的塑料通常導致質量降低。相對塑料......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