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綠色食品工作系統堅持“數量與質量并重,認證與監管并舉”的工作指導思想,推動綠色食品持續健康發展。到6月底,全國綠色食品企業總數達到6214家,產品總數達到16857個,其中,今年上半年新認證企業1201家,產品2972個。開展農產品[10.970.46%]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暨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年活動,是農業部2009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中心任務,也是綠色食品監管工作的中心任務。
全年共計劃安排抽檢產品3000個,抽檢比例達到17%,比去年提高1.8個百分點。采取在市場抽樣與到企業抽樣相結合,提高了抽檢的產品覆蓋面。加大了對質量風險高、消費者普遍關注的產品抽檢比例。根據衛生部、農業部等9部委《全國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方案》和2008年全國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電視電話會議的要求,共安排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抽檢產品445個,占全年抽檢計劃的14.8%。到目前為止,已完成抽檢產品1807個,占全年抽檢任務的60.23%,檢出不合格產品22個,抽檢合格率為98.78%,比2008年提高0.5個百分點。沒有發現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現象。今年根據專項整治的要求,組織各地在4月15日至5月15日期間集中開展市場監察活動,全國共檢查了101個城市、316個各類市場,抽取標稱為綠色食品的樣品5908個,約占2008年底有效用標產品總數的13.8%,發現不規范用標產品106個,占歸類后樣品總數的4.7%,比去年下降3個百分點。
在專項整治中,各地農業行政執法部門和綠辦,結合開展市場監察進行執法檢查,并與當地工商部門積極配合,有效打擊了假冒綠色食品行為,在市場監察中,各地查處假冒綠色食品33個,占歸類后樣品總數的1.46%,與去年相比基本持平。
下一步,將在鞏固專項整治前一階段成果的基礎上,按照預定工作方案,跟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繼續開展產品抽檢。針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依據有關管理規定和監管制度,分別給予取消標志使用權和限期整改的處理,并對取消的產品予以公告。二是督導各地綠辦落實年檢制度。三是繼續加大企業規范用標的工作力度。將結合新編號制度的出臺,進一步規范企業用標行為。四是組織開展督查活動。五是加快推進監管隊伍建設。
各有關單位:“第十四屆中國食品與農產品安全檢測技術與質量控制國際論壇”(簡稱CFAS),將于2025年7月8日至10日在無錫白金漢爵大酒店舉辦,其中7月8日為論壇報到日。本屆國際論壇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
各有關單位,有關專家,廳機關各處室:為充分發揮專家在工業和信息化相關領域管理、決策中的咨詢、參謀作用,為科學決策提供智力支持,依據《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專家庫管理辦法》,經公開征集、個人申請、所在單位......
食品中添加中藥材問:貴州黔南州地區,商家使用中藥材密蒙花(非食藥同源物質,使用的密蒙花非藥典中所述“春季花未開放時采收,除去雜質,干燥。”而是花開放后才采摘)水煮后,去除密蒙花,使用密蒙花水浸泡糯米,......
5月6日,國務院食安辦、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和市場監管總局六部門聯合印發《食品添加劑濫用問題綜合治理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為深入貫徹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鞏固......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2024年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通報,對抽查結果進行詳細總結與分析。此次抽查包含147種產品,全年共抽查檢驗23764家企業生產經營的25250批次產品,發現3437家企業的......
記者從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獲悉,針對農村地區假冒偽劣食品問題,近日,該局啟動為期10個月的專項整治,嚴查嚴打違法違規行為。據介紹,此次專項整治行動聚焦原料污染、制假售假、欺騙誤導消費等突出問題,針對農村地......
為進一步加強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全鏈條管理,嚴防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污染風險,市場監管總局組織編制強制性國家標準《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技術規范》),自4月3日至5月3日向......
為進一步加強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全鏈條管理,嚴防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污染風險,市場監管總局組織編制強制性國家標準《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技術規范》),自4月3日至5月3日向......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25)等5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9項修改單的公告”(2025年第2號),GB12456-2021《......
2025年2月全國海關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安全衛生等項目不合格并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分別為267批次、3批次,這些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均已依法做退貨或銷毀處理。附件2.2025年2月未準入境的化妝品信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