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男,11歲學生
【主訴】
:嘔吐、頭痛8天伴咳嗽。
【現病史】
患兒8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嘔吐,每日約10~15次,呈非噴射狀,尤以進食后為甚,伴陣發性頭痛,以嘔吐前及嘔吐時頭痛加重,吐后頭痛有所減輕,伴有咳嗽,余無特殊不適。
【既往史】
在當地醫院就診,治療7天,效果不佳,故來本院進一步診治。2年前有同樣的病史,在本科治療好轉
【查體】
T36.7℃,P85次/min,R24次/min,BP90/60mmHg。精神差,表情痛苦,咽紅,巴氏征右側(±),余未見明顯異。
【輔助檢查】
WBC5.4×109/L,L39.1%,N55.4%,血清鉀、鈉、氯、鈣均正常。腦脊液檢查無異常。胸部X線片:心、肺、膈未見異常,頭顱CT檢查未見異常。
【初步診斷】
初步診斷:病毒性腦炎
【鑒別診斷】
顱內占位性病變:顱內腫瘤出現偏癱等局灶性體征但是發展慢,顱內壓增高癥不太明顯,ct可鑒別。
【診療經過】
病毒性腦炎,給予抗感染、降顱壓及支持治療4天,患兒頭痛及嘔吐無緩解,加用法莫替丁靜滴3天,病情仍無好轉。入院第8天考慮為兒童偏頭痛,停用上述治療,給非那根25mg,每日2次,胃復安5mg,每日2次,西比靈5mg,睡前服,當日患者頭痛減輕,未再嘔吐,食欲好轉。次日起無頭痛及嘔吐,精神反應良好,治療5天患兒無任何不適帶藥出院。
【臨床診斷】
兒童偏頭痛。
【病例分析】
小兒偏頭痛的臨床特點是:(1)發作持續時間短,但發作次數較頻;(2)雙側頭痛多見,偏側頭痛相對少見;(3)視覺癥狀及頭痛為搏動性較少見;(4)胃腸道癥狀突出,常伴有惡心、嘔吐、腹痛;(5)有家族遺傳史者多見;(6)伴夜尿、夜驚、夜游癥、暈車、暈船者多見。在兒童期偏頭痛是較少見的,若確診為兒童急性發作可立即給予鎮痛藥與止吐藥,還可給予***。而鎮靜藥和止吐藥合用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偏頭痛急性發作時胃腸蠕動降低,出現頻繁惡心嘔吐加用止吐劑,如胃復安可抑制延髓化學催吐感應區,止吐作用較強。胃復安還有中樞鎮靜作用,可使幽門球部區域松弛及促進胃竇部蠕動與排空。本例由于嘔吐伴頭痛,入院初考慮病毒性腦炎,經抗感染及降顱壓等治療1周無顯效,腦脊液檢查及頭顱CT檢查未見異常,且2年前曾有過同樣病史,給予鎮靜劑及止吐藥后病情明顯好轉,偏頭痛診斷成立。由于本病較少見,醫生平時對本病考慮欠全面,印象不深,導致誤診。通過本例分析,提醒同道如遇嘔吐伴頭痛的患兒時,要與本病加以鑒別,可減少誤診的發生。
病例來源:愛愛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