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夠的營養是細胞增殖和組織發育的必要條件。細胞增殖和組織發育需要上調組蛋白乙酰化來激活基因轉錄。二者之間的聯系,也就是:“營養物信號如何被傳遞到組蛋白乙酰化?”這個基礎生物醫學問題,長期未能得到闡明。
2021年6月17日,復旦大學趙世民團隊/徐薇團隊合作在Nature Metabolism雜志上發表文章Nuclear dihydroxyacetone phosphate signals nutrient sufficiency and cell cycle phase to global histone acetylation,發現代謝物信號和細胞周期信號共同調控組蛋白乙酰化,實現基因轉錄激活。
在營養代謝物豐富的條件下,細胞內的富營養感知器mTORC1信號被激活,使細胞處于可以進行合成代謝和增殖的狀態。然而,細胞并不是隨時可以增殖,只有當細胞處于第一間歇期(G1期)時,細胞才能夠合成積累增殖所需的合成原料。mTORC1信號因此將富營養信號傳遞給細胞周期依賴性激酶2 (Cyclin-dependent kinases, CDK2) 。由于CDK2只在G1期出現,因此富營養信號只在G1期被傳遞到細胞核內,參與組蛋白乙酰化和轉錄激活。
接收了富營養信號的CDK2并不直接進入核內,它通過磷酸化名為磷酸丙糖異構酶 (TPI1) 的糖酵酶并將其引入細胞核。進入核內的TPI1可以通過生成全新的代謝物乙酰磷酸二羥丙酮 (Acetyl-DHAP,dihydroxyacetone phosphate)來降低DHAP對組蛋白去乙酰化的促進,進而導致組蛋白乙酰化和基因轉錄的激活,實現細胞增殖 (下圖)。
該研究發現了一條可以整合營養信號、細胞周期信號和轉錄激活通的全新信號通路,為代謝環境改變細胞表觀性狀調控細胞增殖揭示了全新機理,也為包括癌癥等代謝失調相關疾病的干預提供了新思路。
趙世民團隊/徐薇團隊長期從事蛋白質乙酰化研究,原創發現了蛋白質乙酰化是代謝調控新機制(Science 2010a, Science 2010b),蛋白質乙酰化調控葡萄糖平衡(Molecular Cell 2011, Cell Metabolism 2012)以及蛋白質乙酰化調控腫瘤發生(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等。代謝物和細胞周期信號對組蛋白乙酰化的調控加深了對乙酰化生理病理重要性的認識。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張嬌嬌、毛云子,生物醫學研究院博士生樊婷婷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PI徐薇研究員,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代謝與整合生物學研究院/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趙世民教授為本研究共同通訊作者。
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團隊解析了BAX線狀/環狀聚合物所共享的基本重復單元結構,解答了“死神”BAX究竟是如何讓細胞走上死亡命運的不歸路。6月27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BAX多邊形結構。課題組......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喻子牛團隊在珊瑚礁生物硨磲白化適應性機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揭示了硨磲代謝轉變與肌肉重塑的能量補償策略。相關成果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于《環境科學與技術》(Envi......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李晉、青年研究員黃河、樊少華與合作者研究發現,將現代人類與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區分開來的兩個特征是身材更高和基礎代謝率更高,他們確定了一個有助于這些特征共同進化的遺傳變異,這種突......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蔡時青團隊與復旦大學公共衛生中心教授涂傳濤團隊合作完成,首次揭示表觀遺傳調控因子BAZ2B在肝臟衰老及代謝功能障礙相關性脂肪肝炎(MASH......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平研究組與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朱洪濤、陸穎研究組合作,揭示了酵母中組蛋白乙酰轉移酶NuA4對核小體進行乙酰化的動態機制。相關論文3月18日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
澳大利亞沃爾特和伊麗莎霍爾醫學研究所團隊在對抗帕金森病的斗爭中取得重大突破:他們成功解開了一個長達數十年的謎團,確定了人類PINK1蛋白與線粒體結合的具體結構,為開發治療帕金森病的新藥開辟了新道路。這......
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教授鄒奕團隊在廣東省重點研發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研究發現轉甲狀腺激素蛋白或成術后認知功能障礙診斷新標志物,有望助力早期干預。近日,相關成果發表于《分子精神病......
過去幾年里,單細胞蛋白質組學技術取得了長足發展,單細胞蛋白質組學逐漸走向成熟,后續有望廣泛應用于腫瘤異質性分析、免疫學研究、發育生物學、神經科學以及精準醫學等領域。然而,從技術發展成熟到實際場景應用分......
記者20日從西湖大學獲悉,該校未來產業研究中心、生命科學學院、西湖實驗室盧培龍課題組首次實現跨膜熒光激活蛋白的從頭設計,這也是首個通過人工設計得到的、能夠精確結合特定小分子的跨膜蛋白。相關研究成果當天......
記者1月5日從廈門大學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林圣彩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同期發表兩篇研究論文。研究團隊經過代謝組學鑒定和篩選,找到“卡路里限制”產生健康益處的關鍵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