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種子中的貯藏物質淀粉,在萌發過程中,主要是在淀粉酶水解作用下轉變成簡單的有機化合物,這些物質是構成新器官的材料。在一定條件下定量淀粉糖化過程時間的長短即可表示酶活力的大小。
儀器藥品
研缽 白磁板
漏斗 漏斗架
培養皿 濾紙
1%淀粉溶液 0.2mol/L磷酸緩沖液,pH6
I—KI溶液:
1.原碘液:I2 11g,KI22g,定容至500ml。
2.標準稀碘液:取原碘液15ml,加K18g定容至500ml。
3.比色稀碘液:原碘液2ml加KI20g,定容至500ml。
標準糊精:稱取0.12g糊精,懸浮于少量水中,再移至沸水中,冷卻定容至200ml,取其中1ml加3ml標準稀碘液作為比較顏色。
操作步驟
1.實驗材料的準備
于實驗前6天,采用水培法培養出幾種不同環境條件下生長的作物幼苗(水稻、小麥)
2.淀粉酶溶液的制備
將不同幼苗用水洗凈,各稱取幼苗胚乳部分0.5g,分別置于研缽中,加5ml pH6的磷酸緩沖液,仔細研磨,濾紙過濾(或離心),用適量緩沖液沖洗,最后定容至10ml。
3.保溫糖化
取20ml 1%淀粉液和5ml pH6的磷酸緩沖液于三角燒瓶中,置于35℃水浴中平衡15分鐘,加1ml制備好的酶溶液,攪勻,立即記時間。
4.顯色、觀察及測定
吸上述混合液1滴于白瓷反應板上,加1滴稀碘液,觀察顏色,與標準糊精比較顏色,相同即是反應達到終點,記錄糖化時間t。
f為稀釋倍數(20)。
Ua 為酶活力單位(表示每g材料每小時消化1g淀粉的酶活力為1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