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基因組調控中心的Alessandra Breschi通過鑒定多個物種各個器官的RNA-Seq圖譜,發現一些基因的表達是隨物種而變化,而另一些是隨器官類型而變化。她表示,那些隨物種而變化的基因更可能是看家基因。
在近日召開的2015冷泉港基因組生物學會議(The Biology Of Genomes)上,Breschi做了題為“Constraints in gene expression across tissues and species”的報告,展示了這一成果。她指出,小鼠及其他生物通常作為模式生物,但是并不清楚各個物種或各個器官之間的轉錄圖譜是否保守。
“人類肝臟是與小鼠肝臟更接近,還是與人類心臟?”Breschi問道。
為了探究這一點,她們聚焦了7個物種的6個器官,包括6,000個蛋白質編碼基因,有著一對一的同源基因。通過研究物種和器官的轉錄組變化,Breschi及其同事發現,大約四分之一的基因隨器官變化大,隨物種變化小;而另外四分之一則相反。
Breschi指出,那些表達水平隨器官而變化的基因驅動了進化限制,而隨物種而變化的基因則與組織定義相關。她還指出,那些在各個物種之間變化相對較大,而在器官之間變化較小的基因則可能是看家基因。
此外,Breschi及其同事發現,對于表達水平隨物種而變化的基因,其特點是外顯子水平和轉錄起始位點的序列保守性較低。同時,這些基因的轉錄起始位點上有著更多的CpG島。她們發現,在小鼠肝臟中,隨物種變化大的基因有著較高水平的啟動子甲基化,同時,這種影響似乎保留在各個器官類型中,包括小腦、心臟、腎臟和睪丸。
Breschi還指出,那些在各個器官之間變化相對較大,而在物種之間變化較小的基因則集中在與疾病和癌癥類型相關聯的基因。
研究人員認為,了解某個特定基因或一組基因的表達是在物種中保守,還是在器官中保守,這將有助于以模式生物為基礎的研究。
“解析基因表達的變化是很有必要的,能夠鑒定出那些隨組織而變化,但不隨物種而變化的基因,這時小鼠就能作為很好的研究模型,”報告摘要中指出。
今日,阿斯利康與Cellectis達成了一項利潤豐厚的合作協議,將向這家法國生物技術公司投資2.45億美元,進一步加強了其致力于開發細胞和基因療法產品的承諾。該消息令Cellectis的股價在周三盤前......
脊髓作為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大腦和周圍神經的重要橋梁,支配著全身各種運動功能。而這些運動調節功能的主要執行者則是脊髓內一群稀少(僅占脊髓全部細胞約0.3-0.4%)而又關鍵的細胞——運動......
近日,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與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組成的國際科學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計算方法,可以利用單細胞轉錄組數據重構細胞的空間組織。研究表明,這種名為DeNovoCoalescentEmb......
在生命體內存在在這樣的一種英雄主義:細菌在殺死入侵病毒的那一刻“壯烈犧牲”,與其“同歸于盡”,以完成保護生命體的重任。早在20世紀50年代,科學家們就通過間接的手段檢測到了一種同歸于盡的自我保護行為,......
10月7日,國家藥監局網站發布《關于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02469號(醫療衛生類215號)提案答復的函》(以下簡稱《答復》)。針對丁列明委員提出的《關于加強精準醫學時代個體化定制藥物研發......
近日,中國農科院油料所花生花遺傳育種創新團隊有效破解了花生黃曲霉抗性機理,并發掘出了關鍵候選基因,為抗性育種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相關學術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前沿研究雜志》(JournalofAdva......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名為PUCH的酶,它對于阻止寄生DNA序列在我們基因組中的傳播至關重要。這一發現可以讓我們深入了解我們的身體如何識別和對抗內部威脅(如基因組寄生蟲)和外部威脅(如病毒和細菌)。德國美......
華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王海洋團隊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等研究人員,通過圖位克隆、轉錄組和代謝組等生物學手段,研究揭示了ZmDBF2-ZmGLK36-ZmJMT/ZmLOX8分子模塊調控......
草害是制約玉米高產穩產的關鍵要素之一,田間雜草與玉米爭奪水、肥、光和空間,且易滋生病蟲害,化學除草是玉米田首選的除草方式。草甘膦是世界第一大除草劑,其滅生性的特點在防治雜草的同時對玉米也會產生藥害,培......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生態與演化》最新發表一篇環境研究論文指出,研究人員基于分布在北美20座城市725個不同地點的相機陷阱的數據分析顯示,氣候變化或加劇城鎮化對當地野生動物的影響。該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