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PM2.5,考驗著一個地方的治理者回應群眾關切的執政意識,以及解決復雜問題的執政能力。希望北京的“行動計劃”能率先探索出一條環境治理新路
戰斗的號角已經吹響,藍天或許不再是奢望。2日,北京市政府向社會公布了《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分解》,詳細規定了治理PM2.5的五大類82條具體措施(相關報道見本報昨日一版)。大到產業結構調整、推進節能建筑,小到取締露天燒烤、加強道路清掃,顯示了北京治理PM2.5的勇氣和決心,也令人增添了“還我藍天”的信心。
分析這些具體措施,可以看出北京治理PM2.5的大體思路:行政主導、權責明確;多元應對、全民參與。
治理PM2.5的核心和關鍵在政府的行政管理。北京的這些舉措,無疑打在了這一七寸。治理PM2.5的四大領域——燃煤污染、機動車尾氣污染、揚塵污染與工業污染的第一責任者,都指向政府及其行政部門。而從法規與標準的制定到日常的監管,也表明政府應盡的職責。
職權交叉、責任沖突是以往環境保護行政的頑疾所在。這一次,北京的“宣戰”之所以讓不少人感到有新意、有力度,在于每項具體措施之后列上了牽頭單位及責任人、責任單位,共涉及42個委辦局。其中,環保部門牽頭或參與牽頭的不足項目總數的1/3,大大改變了以往環保部門孤軍奮戰的局面。更為關鍵的是,“行動計劃”提出建立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的目標責任考核體系,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適時向社會公布,并實行“一票否決”,這無疑極大提高了“行動計劃”的執行保障能力。
受制于人財物,政府的行政管理畢竟不是萬能的,治理PM2.5當然需要發揮市場作用。令人欣慰的是,在北京的“行動計劃”中,這一點有所體現,明確提出要“創新經濟政策,引導企業自覺減少污染排放”,并列舉了差別化水電價格政策、適應新形勢要求的排污費征收政策、污染企業淘汰退出污染治理工程的資金補助政策、排污許可證和排污交易制度、企業環保“領跑者”制度、綠色信貸和綠色證券等六大優先領域。可以說,在行政力量的基礎上,加大市場杠桿,使企業在減排方面有了利益導向。
從PM2.5的產生源上看,已經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單純受害者了,每個人都是不同程度的“污染者”。治理PM2.5,不僅僅是政府和企業的責任,同樣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如何加強宣傳引導、推動公眾參與,如何激發市民 “同呼吸、共責任、齊努力”的熱情,踐行綠色生活,參與大氣污染防治,對治理PM2.5而言,至關重要。
生態環境問題就是民生問題。從PM2.5概念“飛入尋常百姓家”,到以社會之力“宣戰”PM2.5,這一過程本身就耐人尋味。治理PM2.5,某種程度上,考驗著一個地方回應群眾關切的執政意識以及解決復雜問題的執政能力。作為霧霾污染最為嚴重的城市之一,首都北京理應走在前列。而人們更希望的是,這座城市的治理者不僅有“行動計劃”,更有“行動能力”,不斷在治理環境中完善計劃,推進行動。只有這樣,才可能告別霧霾、迎來藍天,也才能為其他地方探索一條新的環境治理之路。
2025年5月31日是第38個世界無煙日,今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將其主題定為“拒絕煙草誘惑對第一支煙說不”。與此同時,《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也迎來了實施十周年。作為全國首部全面室內禁煙......
5月18日至20日,2025中關村論壇系列活動——北京新材料大會暨第七屆京津冀石墨烯大會在房山區燕山舉辦。本次大會由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投資促進中心和房山區政府共同主辦,以“新......
近日,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發布通知,2025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正式拉開帷幕。此次提名工作旨在深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推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進一步激發廣......
關于2025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第二批項目申請的通知按照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以下簡稱市基金)年度工作計劃,現啟動2025年度第二批項目申請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受理項目類型本次受理的項目類型包......
4月16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程實踐與創新中心揭牌儀式在該校舉行。據悉,為進一步強化學生工程實踐創新能力,助力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持續推進原工程訓練中心轉型升級,并更名為工程實踐與創新中......
2024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人物獎評審委員會評審結果公示通知根據《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及《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有關規定,現對2024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人物獎評審委員會評審結果進行公示......
北京市經信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近日聯合發布《北京市5G規模化應用“揚帆”行動升級方案(2025—2027年)》。根據該方案,到2027年底,北京全面實現5G規模化應用,提升5G賦能千行百業應用水平,成......
近日,本市發布《進一步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行動方案2025年工作要點》,提出了27條措施,并細化為157項重點任務及25項擬出臺的重點政策。這些政策和舉措將更加聚焦改革突破,以體制機制創新提升......
各有關單位: 為加強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備案的事中事后監管,按照國防科工局統一部署,我辦現組織開展2025年武器裝備......
近日,又一家民營企業借助“綠色通道”機制在新三板掛牌亮相,成為第四家循此路徑實現從北京“專精特新”專板快速進階新三板的企業。記者從北京股權交易中心(簡稱“北股交”)了解到,北京“專精特新”專板運行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