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質藤本;單葉互生,常有透明腺點;葉柄細長,無托葉。花單性,雌雄異株,通常單生于葉腋,有時數朵聚生于葉腋或短枝上;花被片6-24,排成2至多輪,或外輪和內輪的較小,中輪的最大,質地上有變化,但不成萼片狀。雄花:雄蕊120枚,少有4或5枚,分離或部分或全部合生成肉質的雄蕊群,花絲短或無;花藥小,2室,縱裂;雌花:雌蕊12-300枚,離生,數至多輪排成球形或橢圓形的雌蕊群,每心皮有倒生的胚珠2-5顆,很少11顆,開花時聚生于短的肉質花托上,果期時聚生于不伸長的花托上而成球狀聚合果,或散生于伸長的花托上而成穗狀的聚合果。種子1-5顆,稀較多,胚乳豐富,油質,胚小。
本族植物含有香精油細胞 (etheral oil cells) 、粘質細胞(mucilage cells) 和分支的石細胞,通常含有鞣質、花青素苷(proanthecyanins)但無鞣花酸(ellagic acid) 。
節為單葉隙和具三跡,導管分子具梯狀穿孔,穿孔板具1-15橫隔、或單穿孔;無穿孔的管狀分子具明顯的具緣紋孔,可以認為是管胞;木射線為異型細胞,1-3個細胞寬;木薄壁成組而為傍管或星散;篩管為S質體。
花粉粒中等大小,為扁球形,極面觀近圓形,有具3溝者和具不規則的多溝者,但多具6溝,其排列皆為3長溝在一極形成合溝,3短溝等寬,環繞赤道,不到兩極,與3長溝相間排列,溝膜中線形加厚明顯。外壁外層厚于內層,表面具網狀紋飾。
染色體基數為:x=7,x=14,2n=28。
本族與木蘭族、八角族親緣接近,同是現存雙子葉植物的原始類群。但本族為木質藤本;花單性雌雄異株,其花托形態變異大,猶以雄花托常形成肉質近球形的雄蕊群;成熟心皮為小漿果等外部和內部形態特征不同而比較木蘭族、八角族為演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