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在體內的代謝:
乙醇對于人體來說是一種異物,在腸道內由于細菌發酵所產生的乙醇僅以微量存在,因而對機體影響不大。我們所講的乙醇代謝主要是指通過飲酒而攝入體內的外源性乙醇在體內的代謝。乙醇在胃及小腸上部迅速被吸收(胃30%,小腸上部70%),被攝取的乙醇90%-98%在肝內被代謝,剩下的2%-10%隨尿及呼出氣而被排泄。人的乙醇代謝率從其在血中濃度的消失率來看為100-200mg(kg·h)。因而在健康成人為每小時10g左右,一日代謝量約為240g.
乙醇的飲用量與肝硬化的發病率之間有密切關系,飲酒量越高的國家,其肝硬化死亡率也越高。例如飲酒量每人在10升/年以下的瑞典、英國、丹麥等國家,肝硬化的死亡率在10/10萬以下;而飲酒量最高的法國人均飲酒量27升/年左右,其肝硬化死亡率則為30/10萬以上。由于長期飲酒容易形成乙醇性脂肪肝、乙醇性肝炎、肝硬化,甚至在孕婦還可造成胎兒性乙醇綜合征,影響胎兒的發育成長。因此,了解乙醇在人體的正常代謝及乙醇對有機體的影響,在含酒精飲品日益泛濫的今天無疑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臨床意義和社會意義。
㈠乙醇在體內的代謝
乙醇在體內的代謝具有下述特征:①乙醇在作為藥物(異物)的同時,每克能釋放7Kcal(1cal=4.2J)的熱能;②被攝取的乙醇的大部分(90%-98%)被代謝,由腎和肺排泄的僅占一小部位;③乙醇的大部分在肝臟內被氧化;④乙醇及其代謝產物不能在體內儲存;⑤并不存在調節乙醇氧化速度的特殊的反饋機制。
乙醇的代謝途徑包括乙醇脫氫酶(alcoholdehydrogenase,ADH)催化的乙醇氧化體系(即ADH乙醇氧化體系)與微粒體乙醇氧化體系(microsomalethanoloxidizingsystem,MEOS),另外還有NADPH氧化酶-過氧化氫酶體系以及黃嘌呤氧化酶-過氧化氫酶體系。這些體系中以ADH乙醇氧化體系與微粒體乙醇氧化體系最為重要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⒈ADH乙醇氧化體系被攝取至肝內的乙醇大部分被肝細胞液中的乙醇脫氫酶催化脫氫而生成乙醛,乙醛進一步在乙醛脫氫酶催化下脫氫而生成乙酸,后者又形成乙酰輔酶A而進入三羧酶循環,最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能量生成ATP.
乙醛脫氫酶可分為兩型,Ⅰ型為NAD依賴性的低Km酶,全分布在線粒體內;Ⅱ型為高Km酶,分布在線粒體及微粒體中。乙醇氧化產生的乙醛大部分在線粒體內被NAD依賴性的低Km酶的代謝系統所氧化。
⒉微粒體乙醇氧化體系(MEOS)乙醇的代謝與肝細胞微粒體的功能有很大關系,從形態學上觀察到:長期飲酒的人及實驗動物的肝細胞滑面內質顯著增加,表明乙醇也可能在微粒體被代謝。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結構與功能調控創新團隊系統探究了乙醇添加量對皮克林(Pickering)乳液的理化性質、微觀結構和流變特性的影響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食品領域知名期刊《I......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氫能與先進材料研究部碳資源小分子與氫能利用研究組(DNL1905組)孫劍研究員團隊在合成氣經草酸二甲酯(DMO)加氫合成乙醇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設計合成了一種鐵氧化物催化劑,可在......
乙醇汽油是由變性燃料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新型替代燃料,其基本指標要求和試驗方法以GB18351-2017《車用乙醇汽油(E10)》為準。隨著政府對環保政策的推動和消費者對清潔能源需求的增加,......
酒精飲料通常根據乙醇-水混合物(EWM)濃度按體積酒精(ABV)進行分類,但這被認為是經驗性的,幾乎沒有科學解釋。中國科學院Yang等科學家在《Matter》上發文,研究發現溫度對簇的影響可能解釋了低......
據陜西建工消息,近日,北油工程公司總承包的安徽碳鑫科技有限公司甲醇綜合利用項目60萬噸/年乙醇聯合裝置實現一次性打通全流程并產出合格乙醇產品。該項目位于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是目前建成的......
2023年12月28日,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60萬噸/年乙醇生產裝置啟動試生產,產出合格無水乙醇。該裝置依托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低碳催化與工程研究部劉中民院士團隊和延長石油集團公司合作共同開發的......
乙醇,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酒精是一種重要的化學品,依據純度以及生產工藝的不同,被廣泛應用于醫療、食品、化工等領域,是油漆、化妝品、農藥、橡膠等產品的重要原材料。而除了本身的原料價值外,乙醇對于下游市場的影......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基于我國自主技術建設的年產量達60萬噸的乙醇生產裝置12月28日啟動試生產,該裝置以焦爐煤氣為原料,成功產出合格無水乙醇。這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乙醇工業生產裝置。該裝置依托中國科......
12月28日,全球規模最大的乙醇生產裝置在安徽淮北啟動試生產,每年可產出無水乙醇60萬噸,開創了一條煤炭清潔高效低碳利用的新路線。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劉中民院士團隊從2010年起,提出了以合成......
10月16日,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聯合研發的全球首臺(套)200Nm3/h生物質乙醇重整制氫項目驗收、鑒定會在京召開。該項目由國投生物科技投資有限公司總體負責,由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承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