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胃鏡介紹:
電子胃鏡可獲得高清晰度的圖像,通過計算機可以進行各種圖像處理,進行三維顯像、測定粘膜血流、粘膜局部血色素含量及局部溫度等。電子內鏡的構成除了內鏡、電視信息系統中心和電視監視器三個主要部分外,還配備一些輔助裝置,如錄像機、照相機、吸引器以及用來輸入各種信息的鍵盤和診斷治療所用的各種處置器具等。
電子胃鏡正常值:
無任何異狀。
電子胃鏡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1)食管炎 一般在內窺鏡下將食管炎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三類。
(2) 食管潰瘍 糜爛是指食管粘膜有上皮組織缺損。如果病變達粘膜下層和固有肌層,稱潰瘍。
(3) 食管靜脈曲張 食管靜脈曲張在內窺鏡下呈藍色或青色,形態呈蛇形或半球形,沿食管長軸分布。
(4) 食管癌
(5) 胃潰瘍 胃潰瘍基本形態的特點是粘膜缺損,潰瘍底部蓋有白色苔,邊緣有水腫、充血等炎性反應,并可出現向潰瘍集中的粘膜皺壁。
(6) 胃癌 它一方面可以發現早期胃癌,同時又能鑒別良性和惡性潰瘍。它也可以確定胃癌的類型,并可追蹤觀察癌前病變。
(7) 十二指腸炎 在內窺鏡檢查時可見粘膜充血、水腫、粗糙不平,點狀出血、淤點或淤斑,點狀或者斑片狀糜爛,粘膜可見血管顯露或者是粗大皺襞及結節。
需要檢查人群:胃部各種病變及某些食道疾病患者
電子胃鏡注意事項:
不適宜人群:嚴重的心肺疾病(心律失常、心衰、心梗、呼吸功能不全、哮喘發作)。 休克、昏迷等危重狀態。 神志不清,精神失常。上消化道急性穿孔期。嚴重咽喉疾病,腐蝕性食管炎、胃炎,主動脈瘤,嚴重的頸胸、脊柱畸形。 急性傳染性肝炎或胃腸道傳染病暫緩檢查。
檢查前禁忌:檢查前1天改吃易消化的飲食,檢查前8小時禁食禁水,凡確診有胃潴留者受檢前兩天改吃流質,并遵醫囑先晚洗胃,以排空胃內容物,使鏡檢時視野清晰。
檢查時禁忌:(1) 解釋術前30分鐘注射阿托品的作用,是為了減少消化道分泌物。
(2) 有假牙者檢查前取下假牙妥善保管。
(3) 按預約時間準時去檢查室,術前排空小便。
(4) 囑病人在操作中不要做過多的吞咽動作,防止唾液吸入氣道及引起喉頭疼痛。
(5) 向病人說明胃鏡檢查的目的,鼓勵病人樹立信心,勿緊張,配合醫生順利完成檢查。
電子胃鏡檢查過程:
利用一條直徑約一公分的黑色塑膠包裹導光纖維的細長管子,前端裝有內視鏡由嘴中伸入受檢者的食道→胃→十二指腸,藉由光源器所發出之強光,經由導光纖維可使光轉彎,讓醫師從另一端清楚地觀察上消化道內各部位的健康狀況。
相關疾病
胃竇血管擴張癥,手術后反流性胃炎,胃內隔膜,成人肥大性幽門狹窄,病毒性食管炎,萎縮性胃炎,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綜合征,十二指腸結核,胃憩室,雙胃
相關癥狀
左上腹壓痛,上腹部壓痛,氣逆,腹脹呃逆,脾火暴甚,舌紅少津無苔,腹部肥滿,喜嘆息,胃虛氣逆,吐逆滑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