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漿黏度(PV)介紹:
血漿黏度約為全血黏度的1/8-1/4,是反映血液流動性的指標之一。通常血漿黏度主要依其高分子化合物的變化,諸如纖維蛋白原、球蛋白、血脂和糖類等濃度增加有關。血漿黏度增加導致血流不暢,甚至阻斷,可反映淤血存在。
血漿黏度(PV)正常值:
男性 0.85-1.99毫帕/秒;
女性 0.82-1.84毫帕/秒。
血漿黏度(PV)臨床意義:
血漿黏度增高見于巨球蛋白血癥、多發性骨髓瘤、球蛋白增多癥、高血壓病、高脂血癥等;
血漿黏度降低見于低蛋白血癥、各種貧血、肝病等。
血漿黏度(PV)注意事項:
檢測前禁止服用抗凝藥物,如阿司匹林等。
血漿黏度(PV)檢查過程:
暫無相關信息
相關疾病
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癥,肝炎病毒相關風濕病,小兒乙型肝炎病毒相關腎炎,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
相關癥狀
腰背痛,關節疼痛,身痛,發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