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粘液介紹:
糞便粘液檢查,檢查方法簡單,結果直觀,可以初步提供消化道功能或病理變化的狀況,以及間接判定胃腸、胰腺、肝膽的功能狀況。
糞便粘液正常值:
少量。
糞便粘液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若有大量粘液,提示腸道炎癥或有過敏反應。若是糞便與粘液相混合,粘液可能來自小腸或近端結腸;若粘液僅附著于糞便表面,呈現一定的亮光澤,則說明粘液來自下段結腸或直腸。
需要檢查人群:
最近數天內有糞便異常現象的人群應該進行本檢查。
糞便粘液注意事項:
檢查時要求:
1、糞便檢驗應取新鮮的標本,盛器在潔凈,不得混有尿液,不可有消毒劑及污水,
2、采集標本時應用干凈的竹簽選取含有粘液病變成分的糞便
3、糞便采集量請勿過少,以避免無足夠的檢體以供檢驗。
檢查前準備:
1、不要服用通便類藥物。
2、應連續收集3天的糞便,每天將糞便渴勻秤重后取出允20克送檢
不適宜人群:
暫無不適宜人群
糞便粘液檢查過程:
肉眼觀察糞便粘液
常糞便中的少量粘液因與糞便均勻混合不易察覺。若有肉眼可見粘液說明其量增多。小腸炎癥時增多的粘液均勻的混于糞便之中;大腸病變時因糞便已逐漸形成,粘液不易與糞便混合;來自直腸的粘液則附著于糞便的表面。單純粘液便的粘液無色透明,稍粘稠,膿性粘液便則呈黃白色不透明,見于各類腸炎、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相關疾病
諾沃克類病毒胃腸炎,空腸彎曲菌腸炎,老年便秘,其他弧菌感染,志賀菌病,結締組織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彎曲菌性腸炎
相關癥狀
膿血便,濕熱,腹脹,腹部腫塊,脫水,腹痛,便秘,惡心與嘔吐,腹瀉,發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