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了解到,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員高福帶領的研究團隊與韓國科學家合作發現了一種新的人類抗體,這種抗體可以中和小鼠體內多個亞型流感病毒。研究表明,該抗體和病毒結合的方式非同尋常,或可以用來設計更有效的疫苗。該項研究發表于《自然—通訊》上。
在流感的三種類型中,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癥狀最嚴重,并且宿主物種范圍最廣。了解廣譜對抗流感病毒的抗體是如何和病毒結合的,對于識別病毒上特定的區域進行有針對性的對抗非常重要。
高福等人研究了2009年甲型流感(H1N1)大流行中感染后恢復的病人的免疫細胞,并分離出一種具有強效對抗病毒能力的抗體。這種抗體能夠和幾種亞型流感病毒結合,防止它們感染易感細胞。研究人員給感染了甲型流感的小鼠使用這種抗體后,它能保護小鼠不會因為感染H1N1、H3N2和H5N1亞型的病毒而發病或死亡。研究還發現,這種抗體對于最近出現的感染人類的H7N9病毒也有中和作用。
經過研究分析,科研人員發現這種抗體是通過一種全新的結合機制發揮作用的,即一個抗體連接血凝素的兩個單體而發揮作用。高福指出,這種抗體廣譜對抗病毒的效果,可望在探索新的抗病毒療法中發揮作用。
4月18日,隨著最后一場論壇的結束,IGC2025第九屆免疫基因及細胞治療大會經過組委會數月的精心籌備,聯同120+重磅講演大咖的精彩分享,65+展商的現場展出,2000+業內精英觀眾的傾力支持,兩日......
2025年4月9-10日,第6屆BIONNOVA生物醫藥創新者論壇暨展覽會誠邀新老朋友再次相約上海張江科學會堂,同筑新程!截至目前,7483位來自800多家企業和組織的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領導與專家已確認......
記者11日從中國海洋大學獲悉,該校海洋生命學院汪岷教授團隊基于序列比對和圖論方法,開發了病毒分類新工具ViralTaxonomicAssignmentPipeline(VITAP)。該成果近日在國際知......
“驚蟄”節氣過后,植物蘇醒,展現出勃勃生機,但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病毒也開始“興風作浪”。當植物得了病毒病,生長受阻,病毒是如何在植物體內“作惡”的?這一機制一直未被揭露。3月5日,山東農業大學園藝學院......
鵬城實驗室-北京大學聯合團隊與廣州實驗室研究員周鵬團隊合作,研究實現了跨病毒類型和跨毒株的通用預測,涵蓋新冠、流感、寨卡和艾滋病病毒,展現了AI助力自然科學研究范式革新的巨大潛力。近日,相關成果發表于......
在與太陽無休止的斗爭中,人類皮膚可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微觀盟友。暴露在紫外線下會破壞細胞中的DNA,增加一個人患皮膚癌的可能性。但是,根據近日發表于《癌細胞》的一項對小鼠和人類的研究,正常人類皮膚上常見......
對AI設計的蛋白質“納米籠”進行低溫電子顯微鏡分析。圖片來源:韓國浦項科技大學韓國浦項科技大學研究團隊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設計出一種“納米籠”,成功模擬出病毒的復雜結構。其可遞送治療基因,進而成......
你或許從未聽說過Betacoronaviruspandemicum這個名字,但你很有可能在過去5年內的某個時刻感染過它。它是導致COVID-19的病毒,其更廣為人知的名稱是SARS-CoV-2,即“嚴......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張夢然)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團隊開發出了一種創新的工具——由單一DNA分子折疊成的四指微型“手”。其被命名為NanoGripper。這個納米級別的......
【大會背景·研精覃思】第十屆BPIWEEK2025生物醫藥創新周將于2025年2月19-20日在上海盛大舉辦!大會由商圖信息舉辦,核心議題涵蓋從藥物研發、新靶點的發現、臨床、工藝與質量分析、商業化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