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 “中石油何時拆?如何拆?”成為媒體、學者熱議話題之際,中石油高層前日對上證報記者證實,相關報道屬無根據臆測,公司會將一體化戰略進行到底。這名中石油高層表示,至少中短期,拆分不是最佳選項。針對“拆分方案上報發改委”的說法,這名知情人士更直指,發改委等部門近期倒是肯定了公司大力發展天然氣業務的戰略。
投行:拆分有難度短期無望
“分拆能否成功至少需要過三道坎。拆分的標的是什么?拆分的目的是什么?誰來接盤?此三環環環相扣。”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記者表示,“這還未考慮到合理性、合法性等問題。此外,油氣肩負著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責任,讓利益回歸的同時,與外部抗衡是一個更重要的考量因素。‘大到不能倒’的地位,決定了中石油的改革是漸進的,從較粗放、不規范轉變為更加規范的管理,政府加強有效監督,尤其是對一把手進行權利制衡。”
針對一份民間流傳出來的拆分方案,外資投行則從資源配置優化角度指出,這種方案對業務不利且難以執行。
瑞信證券10日發給上證報的一份研報指出,“拆分事件不太可能發生。如果按地區分拆,對業務不利;如果按業務性質分拆,執行有難度。”
另一個分拆方案是分拆下游資產,研報認為,這對下游業務可能是較好的選擇。國外有此先例。Statoil及美國馬拉松石油公司也采取了這樣的舉動,但執行起來有難度。中石油的下游業務目前處于虧損狀態,這意味著若以高于賬面價值的價格出售,則吸引不了任何買家,而國資委不允許國有資產以低于賬面價值的價格出售。
渣打之前發布的研報也指出,短期拆分無望。
中石油翻身要靠天然氣
中石油前日在回應拆分說的第二部分時很明確表示:公司將致力于加快發展天然氣業務。一名外資投行人士表示:“這種回應是很微妙的,因為在外界的分拆版本中,直接點名‘天然氣運輸管道業務將收歸國家管理’。現在的表態潛臺詞就是,加快發展天然氣業務是公司核心戰略,得到發改委首肯,管網一體化自然要延續。”
就連支持剝離的專家也指出,在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的政策環境下,天然氣發展得到格外呵護,要打破中石油的壟斷,還需要培養一個天然氣領域的中石油。等到管理、技術等能與之抗衡了,分拆或許不是政策說了算,而是市場說了算。
在石油和天然氣行業中,儲層流體的密度和粘度可為評估地層中油氣資源的商業開采價值和生產潛力提供參考依據。由于受到地表溫度和壓力的影響,地層中碳氫化合物的粘度在地面會發生不可逆轉的改變,因此通過測量地面的......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荷蘭皇家殼牌公司對外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和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財務業績。其中第二季度凈虧損181.3億美元,其中包括168億美元的資產減記,由于油價和天然氣價格......
青島生物質天然氣項目并網運營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農業農村部等十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生物天然氣產業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出將生物天然氣納入國家能源體系,建立分布......
4月2日,第19屆國際液化天然氣會議在上海開幕。據悉,2018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突破2800億方,已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天然氣和LNG市場之一。進口天然氣超過9000萬噸,其中LNG占總進口量的60%,......
殼牌公司近日發布的研報認為,全球對LNG的需求將在2019年增長11%,主要是中國和印度的消費將推動產業的擴張。在需求增加的助推下,2019年將成為全球液化天然氣項目創紀錄的一年。目前,全球最大的幾家......
國家統計局3月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生產同比下降,原油、電力生產增速放緩,天然氣生產保持較快增長。一、原煤生產下降,煤炭價格平穩1-2月份,原煤生產同比下降1.5%,上年1......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侯啟軍11日在“劍橋能源周”會議上發表演講時說,油氣生產大國美國和油氣需求大國中國具有天然的合作互補性。為期5天的第38屆“劍橋能源周”會議當天在美國休斯敦開幕,并舉行“......
近年來,國內天然氣供需矛盾突出,能源安全形勢嚴峻。地下儲氣庫作為有效的調峰設施,是天然氣產業鏈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天然氣消費是有季節性的,要保持天然氣的穩定供應,就必須有充足的儲備設施和強大的調峰能......
12日,記者從寧夏哈納斯燃氣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寧夏與內蒙古第一條省(區)際天然氣管道聯絡線工程——內蒙古杭錦旗至銀川天然氣長輸管道聯絡線近日全線貫通。這也是國家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中的長輸管道重......
天津大學11月20日發布消息稱,該校化工學院王志教授團隊及其合作者首次實現了超薄多孔膜的大面積制備,為氣體的分離技術開辟了一個全新的領域。二氧化碳的分離與捕集對于緩解生產過程中溫室氣體的排放具有重要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