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日前發布消息,該院骨科董健教授帶領的團隊成功運用經單一后路全脊椎整塊切除技術,為一名患者切除了累及三椎節胸腰段脊柱的復發巨大造釉細胞瘤,術后第二天,患者下肢及腰背部疼痛明顯緩解,術后8天即出院。
28歲的蔡先生就診時,背部劇烈疼痛,且排尿已受影響。影像學檢查發現,其第11、12胸椎及第1腰椎有一巨大實質性腫瘤占位,骨質破壞明顯,巨大腫瘤向后方凸入椎管,嚴重壓迫脊髓。如不及時治療則會造成雙下肢感覺運動功能完全喪失、大小便功能障礙。
然而,此腫瘤所在區域部位深、暴露困難,腫瘤前方有胸主動脈和腹主動脈,后方有功能極為重要的脊髓,這里一向是腫瘤手術禁區,難以整塊切除。此外,該患者已在外院進行過兩次手術,這已是第二次復發,局部瘢痕組織嚴重破壞正常解剖結構,手術難上加難。
術前董健教授仔細研究患者病史及影像學資料后,制定下“三椎節經單一后路全脊椎整塊切除術”的手術方案,通過背部這一單一的手術入路,避開脊髓,即可實現三椎節脊柱作為一個整體切除的特大型手術。經過10個小時手術,順利地將腫瘤作為一個整體完整地切除下來。
經單一后路全脊椎整塊切除術是目前世界上僅少數醫院有能力開展的手術,手術難度極大,涉及到三個椎節脊椎的整塊切除,國內外鮮見報道;對于腫瘤局部復發患者行三節段腫瘤整塊切除手術,遍查國際文獻,更是未見報道。脊柱外科團隊在四年前完成了一個椎節腫瘤整塊切除的基礎上,逐步完成了兩椎節腫瘤整塊切除,目前突破技術難題,第二次成功完成了三椎節脊柱腫瘤整塊切除手術。
雙肩不平、脖子傾斜、外觀畸形,13歲小宇的父母原本以為,孩子要帶著這樣的畸形生活下去,直到他們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脊柱外科就醫,該科主任張宏其教授領銜的脊柱側彎團隊,通過“打斷”脊柱再重新拼接的方式,為......
中新網武漢9月2日電(楊岑)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研究團隊設計并構建一種具有自催化功能及腦腫瘤靶向能力的納米粒子,在穿透血腦屏障、靶向腦膠質母細胞瘤方面表現出顯著能力,并在抑制腦膠......
長期以來,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GBM)的治療一直是醫學領域的一個重要挑戰。由于該類腫瘤的高度侵襲性和惡性程度,使得其對傳統治療方法的反應較差,因此尋找更有效的治療手段成為迫切的需求......
史賽克(北京)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報告,由于特定型號特定批次的骨用牽開器使用了不正確的夾具組件導致骨用牽開器無法連接到病床的臂柱軸上,生產商史賽克脊柱股份有限公司StrykerSpine對其生產的脊柱外科......
據NewAtlas報道,膠質母細胞瘤是最致命的癌癥形式之一,在手術切除后往往會復發。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開發出一種增強免疫力的水凝膠,可以在手術后注入大腦以清除剩余的癌癥干細胞。膠......
近日,記者從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獲悉,該院神經外科脊柱脊髓組主治醫師孫振興采取“多術合一”的方式,連續挑戰疑難脊柱疾病,成功為患者解除了病痛。患者張強(化名),60歲,來自內蒙古,經人介紹來到北京清華長庚......
近期,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骨科主任賀石生團隊與山東冠龍醫療用品有限公司聯合研發成功了我國原創的新型脊柱內鏡手術技術——V型雙通道脊柱內鏡技術,這是國際上首款單孔雙通道脊柱內鏡系統,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在空氣......
神經母細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嬰兒最常見的腫瘤。該病是由身體多個部位的未成熟神經細胞發展而來的一種癌癥,通常起源于腹部或胸部的交感神經,最常起源于腎上腺。目前,CAR-T細胞療法在......
由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眼科主任周丹和哈爾濱醫科大學醫學遺傳學教授傅松濱共同完成的一項科研課題——“熊果酸對視網膜母細胞瘤細胞抗癌活性的生物信息學分析和驗證”,近日以論文形式在線發表于最新一期國際期刊《轉......
膠質母細胞瘤是最常見的惡性腦瘤,約一半患者在診斷后生存期不超過14個月。而與女性相比,更多的男性患有并死于這種癌癥。盡管幾十年來,科學家們已經認識到這種男女差異,但這其中的原因他們一直不清楚。近日,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