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15日電 (馬帥莎)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15日消息,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將于近期擇機開展第二次太空授課活動。
2021年12月9日,“天宮課堂”進行了首次太空授課,“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與地面課堂師生互動交流。首次太空授課進一步拉近了青少年與載人航天的距離,持續興起探知航天奧秘、學習航天知識的熱潮。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獲悉,中國空間站科學實驗設施近日基本完成在軌測試,在軌運行穩定可靠,具備了大規模開展空間科學研究的能力。截至8月18日,空間站已開展了60余項實驗項目、上萬次在軌......
從中國科學院獲悉,4日上午,中國空間站第四批空間科學實驗樣品隨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返回地面,在東風著陸場交付由中科院牽頭負責的空間應用系統。4日14時左右,部分實驗樣品運抵北京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
從中國科學院獲悉,4日上午,中國空間站第四批空間科學實驗樣品隨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返回地面,在東風著陸場交付由中科院牽頭負責的空間應用系統。4日14時左右,部分實驗樣品運抵北京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
在這次神舟十六號飛行乘組當中還有一個新面孔——航天員桂海潮,桂海潮是中國空間站的首位載荷專家,擔負著在空間站開展大量科學實驗的重要使命。總臺記者在對他的采訪中感受到,專業、細致、自信,是他的最大特質。......
今年4月24日是第八個中國航天日。今年中國航天日主題是“格物致知 叩問蒼穹”,主場活動將在安徽合肥舉辦。近年來,中國“太空之家”遨游蒼穹、“祝融”“羲和”探火逐日……一次次飛躍與突破,刷新著......
2月8日,巴基斯坦植物種子從中國空間站成功返回慶祝儀式在伊斯蘭堡舉行。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官員在儀式現場將從中國空間站返回的植物種子交還巴科學家。據了解,在中巴太空育種合作項目框架下,巴方科學家選取了......
劉博洋是一位90后天體物理博士,同時也是一位天文攝影師。劉博洋仰望星空,懷揣夢想,成功用自主開發的光學跟蹤技術拍攝到了中國空間站,并用幾個月時間完整記錄了中國空間站建設時期的12種構型,留下了異常寶貴......
11月29日23時08分,搭載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11月30日5時42分,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自主快速交會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加上問天、夢......
今年,中國空間站正式進入運營階段,這就需要實時與地面保持聯絡。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一群航天測控人負責著中國全部航天器的測控,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牧星人。今天的《“天宮”是怎么煉成的?》系列報道,一起去看看......
中國空間站是一個由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三艙組成的“T”字構型組合體,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系統總指揮王翔介紹:這樣一個近百噸的龐然大物,在設計、制造、測試過程中,完全是數字化制造和驗證。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