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22-09-27 10:23 原文鏈接: 中國研究生迎重大改革,多所高校已調整!

      近期,多所高校官宣延長專碩學制引人關注。一直以來,專碩學制2至2.5年、學碩學制3年,已成慣例,對于專碩的學制變化,有學生表示“喜憂參半”。

      而結合大環境看,不少高校都在官宣學碩、全日制碩士停招的同時,增加了專碩的招生比例和學習年限。

      隨著這波研究生教育改革,非全或專碩或將迎來春天?

      多所高校延長專碩學制

      每年的6月至8月,是各大高校集中發布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的時期。據澎湃新聞報道,多所高校在其招生簡章中明確指出,將對該校的部分碩士研究生專業作出學制擬調整的公告。

      8月12日,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網發布《南京師范大學關于部分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及學制擬調整的公告》稱,南京師范大學擬將國際商務、漢語國際教育、翻譯、新聞與傳播等專業的學制由之前的2年更改為3年。

      8月17日,福建集美大學在其官網發布該校2023年碩士研究生擬招生專業信息稱,除學科教學(語文)外的所有全日制教育碩士領域、全日制機械專碩、全日制交通運輸專碩的培養學制更改為3年,全日制會計專碩培養學制更改為2.5年。

      7月13日,四川外國語大學在其研究生院官網發布公告稱,從2023級開始,該校所有專業學位研究生學制調整為3年,最長學習年限為6年。關于專碩學費標準,四川外國語大學在該校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中明確,專業學位研究生如金融、國際商務、審計、漢語國際教育、翻譯、新聞與傳播、公共管理專業學費為1.3萬/年;法律為1.1萬/年;教育、社會工作1萬/年。

      6月23日,西北師范大學發布研究生招生指南,其中明確指出,全部專業學制為3年。陜西理工大學也在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中指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除教育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為2年,其余學科學制均為3年(最長學制原則不超過4年)。

      除此之外,在過去幾年,國內多所高校已經開始對專碩學制的調整。

      截至目前,包括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鄭州大學、河海大學等在內的多所“雙一流”高校,均明確延長一部分專業型碩士培養年限。

    圖丨哈爾濱工業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報考須知

      2021年8月,哈爾濱工業大學發布《2022年哈工大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考須知》稱:“我校碩士研究生基本學習年限為2至3年,各學院根據學科特點及人才培養目標確定本學科的基本學習年限。將基本學習年限由2年調整為3年的學科,在過渡階段實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優秀者可以申請提前至2年畢業,良好者可申請提前至2.5年畢業,具體標準由各學科根據實際情況制定。”

      河海大學于2021年將金融、新聞與傳播、應用與統計、會計等專業學制調整為3年。華中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南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多所“雙一流”高校也作出了相應調整。

      而在中國傳媒大學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中,針對專碩教育,在原本“雙導師”的基礎上進一步升級,將建立“1+1+1”模式專碩導師組工作制度,即:專碩導師組配備1名專碩導師、1名學碩導師和1名業界兼職導師,革新專碩培養模式,以解決專碩和學碩培養同質化現象嚴重的問題。

      學制延長讓考生“喜憂參半”

      專碩學制的延長,讓不少正在備考的考生“喜憂參半”。

      “喜”的是延長學制帶來了找工作的一年緩沖期;憂的則是這多出來的一年同樣帶來了學費與就業的雙重壓力。

      學碩、全日制碩士停招!專碩迎來春天?

      除了學習年限延長,專碩學位碩士點數量和專碩招生比例同樣在增加,專業型碩士培養正在迎來蓬勃發展的春天。

      在教育部發布的《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開展2020年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審核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原則上只開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新增博士學位授權點向專業學位傾斜。

      在2020年學位授權審核結果中,共計擬新增1500多個碩士點,專業型碩士學位點就占了1115個,比例高達70%以上,專業型碩士培養單位數量正在大幅增加。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聯合印發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中明確,爭取到2025年,以國家重大戰略、關鍵領域和社會重大需求為重點,增設一批碩士、博士專業學位類別,將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多所高校對學碩、全日制碩士的縮減。

      2021年5月12日,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官網發布通報稱,經黨政聯席會議討論決定,自2022年開始,復旦大學經濟學院不再招收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

      而早在一年之前,復旦大學軟件學院就已經發布通報,明確從2021年起軟件學院不再招收學術學位碩士生。

      除此之外,四川大學、福州大學也分別停止了心理學學碩和情報學學術型碩士的招生工作,相關專業僅保留專業學位招生。

      作為博士和科研人員的“預備役”,學術型碩士較長的學制與不夠鮮明的就業導向,始終使其處在略顯尷尬的位置。隨著各大高校直博體系遍地開花,和專業型碩士培養規模的不斷擴大,許多高校的學碩招生開始收窄,乃至徹底“退場”。

      “尷尬地位”與之相似,逐漸走下歷史舞臺的,還有部分專業的“全日制研究生”。

      2020年,中國人民大學官網發布了新聞學院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招生調整的公告,2021級全日制僅招收推免生源,統考階段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業生源。

      同年,南開大學宣布2020年應用心理專碩取消全日制招生,非全只面向非應屆生。

      實際上,經過對比會發現,近年來,國家一直將政策往非全日制、專碩傾斜。專碩的人數全面超過學碩至今,也已經4年了。

      2018年,全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43.98萬,在讀139.73萬人。招生人數比學碩多了11.71萬,在讀生數比學碩高出整整45.28萬人。

      專碩的春天,或將到來。

      除了碩士 博士學制也越來越長!

      1998年4月,教育部出臺《關于修訂研究生培養方案的指導意見》中提出,研究生的學習年限在達到培養目標所要求的前提下由培養單位自行確定。該指導意見針對不同類型的博士生提出了不同的學習年限要求,“全日制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習年限一般為3年至4年;碩博連讀的學習年限一般為5年至6年,并且可根據實際情況允許研究生提前或延期畢業”。

      而近年來,面對長期以來居高不下的延畢率,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呼聲日益高漲,一些博士生培養單位在改革中開始進行學制方面的探索,博士生彈性學制和學校自行規定學習年限的現象日益普遍。

      2020年8月,中國傳媒大學召開了研究生教育會議,全面拉開了研究生教育改革大幕。宣布自2021級開始,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研究生學制由3年改為4年。實際上,延長博士學制并非中國傳媒大學首創,過去幾年國內已經有多家高校延長了博士學制。

      數據顯示,到2016年我國有38所985高校(未包含國防科技大學)的普博生(普通招考博士生)實行4年、3-4年、3年學制的學校數目分別為12所、13所和13所,大約各占三分之一。而截至目前,通過對各高校的招生簡章查詢顯示,包括我國39所985高校在內的多所高校,在部分院系乃至全校范圍內,已全部進行博士學制的改革。由此可見,國內知名高校率先進行學制改革探索,3年博士的學制設置傳統正在被拋棄。

      專碩教育如何確保高質量?

      圍繞專碩教育的討論,主要集中在二年制的培養質量能不能令人滿意。濟南大學教授李金屏在接受科技日報的采訪時表示,多年的實踐發現,二年制專碩的培養質量不能令人滿意。部分導師不愿意指導二年制專碩,怕給他們的項目無法在期限內完成。

      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指出,專業碩士和學術碩士的培養定位不同,對師資、課程、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都不同,需要專業碩士教育有不同的師資隊伍、課程體系和培養模式。但是,從現實看,有的研究生培養單位,是參照學術碩士培養方式培養專業碩士,專業碩士成為學術碩士的壓縮版,于是出現專業碩士與學術碩士相比,只有名稱不同、地位不同、學制不同的問題。

      “在一些考研生心中,專碩是學碩的備胎,而不是不同的成才選擇。用人單位也存在對學碩的評價高于專碩的傾向,不是從具體的崗位需求出發評價人才的能力。”熊丙奇稱,在這種情況下,延長專業碩士的年限,就有某種現實必要性。但是,如果僅僅延長學制,而不探索與學術碩士不同的培養模式,那專碩的培養質量還是難以提高,擴大專碩培養規模,也很難起到優化研究生培養結構的實效。

      如何讓專業碩士教育確保高質量?熊丙奇認為,首先需要全社會推進破除“唯學歷”的教育評價改革,只要“唯學歷”評價體系繼續存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育都難以擺脫學歷導向,以形成并堅持自身的培養定位。其次,要落實和擴大學生的辦學自主權,對于本校的研究生培養規模,具體專業的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模式這類教育事務,應該由學校的教授委員會負責,要結合本校的人才培養定位、辦學條件,以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進行充分的論證。這樣才能形成本校的培養特色,保障人才培養質量。

    相關文章

    哈工大牽頭成立“中國研究生導師發展共同體”

    近日,由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共同主辦的中國研究生導師發展研討會暨2025年全國研究生導師培訓班(第一期)在哈工大舉行。開幕式上,由教育部倡議并指導、哈工大牽頭的“中國研究生導......

    再擴招!教育部:研究生招生135.68萬人

    6月11日,教育部網站發布2024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其中,在普通本科招生方面和研究生招生方面,普通本科招生489.97萬人,比上年增加20.81萬人,增長4.35%;招收研究生135.68萬......

    三把“金鑰匙”,打開科技體制改革縱深之門

    “變則通,通則久。”在我國科技發展的長河中,改革是永恒的活力之源。回顧歷史,20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一大批科研工作者憑著“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決心,最終實現了獨立研制“兩彈一星”等壯舉,而這......

    53項獲獎!2023年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優秀研究成果名單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發布關于2023年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優秀研究成果獲獎名單的公示。2023年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優秀研究成果53項,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19項、三等獎30項。公示原......

    2024年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和卓越研究生工作站名單公布

    省教育廳省科技廳關于公布2024年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和卓越研究生工作站名單的通知蘇教研函〔2024〕11號各設區市科技局,各有關高校:根據省教育廳、省科技廳印發的《關于做好2024年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

    研究型大學“研本倒掛”將成趨勢

    彭湃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副教授近日,部分大學研究生招生超過本科生的“研本倒掛”現象又一次引發了公眾的關注。部屬的蘭州大學、地方辦的廣東工業大學等都出現了此類現象。在筆者看來,“研本倒掛”在國內大......

    上海交大公布研究生新生大數據:最小19歲,最大58歲

    9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迎來了2024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報到,并公布了研究生新生大數據。上海交大介紹,該校今年啟動了全新的研究生課程綜合改革,將以學分調整計劃為基礎和牽引,逐步推進包括課程體系重塑計劃、......

    蘭大在校研究生總量首超本科生,多所高校本研倒掛

    蘭州大學日前發文宣布,2024年,在校研究生總量首次超過本科生總量。近年來,蘭州大學研究生招生規模逐年擴大,其中在2019年研究生年度招生人數已超過本科生。校方認為,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研究生總量超過本......

    如何高質量讀研?復旦導師帶你入門|贈書

    開學了!從本科生真正進入研究生階段后,不少“研0”新生會面臨一段時間的“迷茫”期。怎么做科研?如何融入學術圈子?論文怎么寫?這些問題都需要同學們花費時間和精力去解決。事實上,研究生階段與本科時期的學習......

    延長研究生學制:不能止于“拿時間換成績”

    近期,國內多所高校在其發布的研究生招生考試調整通知或招生簡章中,明確提出將延長研究生學制。此舉引發了廣泛的關注。比如,廣西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于今年7月底發布公告,將教育學部和文學院的多個學科教學......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