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諸多城市飽受“十面霾伏”之苦,而燃煤排放、秸稈無組織焚燒是公認的“兇手”之一。如何根治霧霾“元兇”,實現秸稈能源化替代燃煤?近日,中小型鍋爐抗結渣造粒生物質固氣復合燃燒技術的出現有效攻克了這一難題。
3月26日,中小型鍋爐抗結渣造粒生物質固氣復合燃燒技術及其裝置成果鑒定會在杭州召開,該技術及其裝置通過了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組織、中國工程院院士岑可法主持的成果鑒定,標志著我國在根治燃煤排放方面獲得了重大技術突破。鑒定結果顯示,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據了解,該技術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江蘇東工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天津大學、東南大學歷經數年攻關研發而成。江蘇東工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復東介紹,中小型鍋爐抗結渣造粒生物質固氣復合燃燒技術有很多“創新點”。他說:“生物質多回程固氣復合燃燒技術使得煙氣中夾帶的生物質粉粒中的焦油揮發份得以完全析出,可與粉粒中的固定碳一起充分燃燒;秸稈基生物質抗結焦添加劑,有效解決秸稈富含鉀鈉、灰熔點低、容易結焦的難題,實現了面廣量大的秸稈的能源化利用;新開發的投料送料技術有效解決了傳統單一螺旋投料、活塞投料易產生回火、倒煙的問題,實現了生物質燃燒器的安全穩定運行。”
中小型鍋爐抗結渣造粒生物質固氣復合燃燒技術得到全體鑒定專家的好評。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岑可法說:“該項技術不論是從源頭的材料收集到中間的鍋爐供熱,還是到尾部的廢氣排放與治理都很系統性地顧及到了。”據悉,該技術立足于我國油氣資源匱乏、燃煤排放污染環境的現狀,有效解決秸稈無組織焚燒問題,找到巨量低成本清潔能源,對實現我國替代燃煤戰略和“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公布全國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第六批參考產品(技術)目錄的通知工信廳運行函〔2024〕204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為貫徹落實......
海能技術近日公布了其2023年的財務報告,2023年的營業收入達到了3.41億元,較2022年的2.87億元增長了18.72%。營業總成本3.13億元,其中研發投入0.552億元,占總收入的16.2%......
近日,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CSIG)頒獎典禮在西安舉行。頒獎典禮上頒發了2023年度CSIG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青年科學家獎、石青云女科學家獎獲獎證書,并授予2023年度CSIG會士、......
新技術讓秸稈、木材、竹材等生物質資源“身價倍增”。來自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等單位的科研人員在木質纖維素類生物質三素分離和高值利用方向取得重要突破:他們設計并開發出催化木質......
對網絡安全而言,每一次新的信息技術浪潮都蘊含著巨大機會,同時也意味著巨大的挑戰。這是因為,新技術必然帶來新的安全問題和新的需求,而“黑客”往往能快一步利用新的漏洞并發起攻擊,“防守方”則需要更快的響應......
近日,第二屆(2024)動物基因編輯抗病育種專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研討會現場。主辦方供圖研討會上,《“動物基因編輯產業促進”倡議書》發布。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印遇龍......
4月25日至27日,“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畜禽新品種培育與現代牧場科技創新”重點專項“牛羊營養代謝平衡與甲烷減排技術”項目啟動會在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下稱亞熱帶生態所)召開。會議現場......
4月28日,農業農村部印發《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推介發布2024年農業主導品種主推技術的通知》,推介發布了150個農業主導品種、150項主推技術和10項重大引領性技術,其中大豆、玉米、小麥、油菜等作物......
ANTOP獎的成立旨在挖掘和記錄分析測試行業前進的每一步,自2017年成立至今記錄了百余個推動行業發展的優秀產及企業品牌,ANTOP2024優化升級,為在性能突破、技術創新,推進科學儀器智能化、國產替......
日前,全球首例千噸級5-羥甲基糠醛(HMF)連續中試生產線項目在浙江省舟山市建成。經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濤領銜的專家組評定,一致通過位于岱山的2000噸“5-羥甲基糠醛的全混流連續生產關鍵技術”生產線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