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8-10-08 15:24 原文鏈接: 中國始喙龜化石落戶三亞首次與公眾見面

       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研究員李淳研究員發現的,距今約2.28億年的有喙龜類“中國始喙龜”化石,日前,在海南三亞首次與公眾見面并永久收藏于籌建中的三亞海洋古生物博物館。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周忠和院士在會上說,世界級中國始喙龜化石落戶籌建中的三亞海洋古生物博物館有著特別的意義,博物館對提高國民科普素質有重要作用。長期以來,我國的一些化石散落在各地,但最終的出處應該是博物館。通過博物館收集材料也為科研也提供了更多的材料,而通過科研深入研發,才能體現其價值,更好地科普宣傳工作,同時也能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

    周忠和院士(左)與籌建中的三亞海洋古生物博物館負責人交流

      據悉,中國始喙龜化石體長超過2米,出現于三疊紀晚期海相地層中。雖然是目前已知最早有喙的龜類,但其上、下頜的后部仍保留有牙齒,呈現出龜類早期演化過程中“牙齒退化、角質喙產生”的過渡狀態。龜類的口中沒有牙齒,而是像鳥類一樣代之以角質喙。令人不解的是,龜類所有這些與眾不同的特征似乎是在大約2億年以前“突然出現”的。長期以來,古生物學界無法在化石上,觀察其奇妙特征的演化軌跡,尤其缺乏甲殼形成和牙齒消失的化石證據。

      2008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李淳研究員在貴州西南地區發現了半甲齒龜化石,即一個具有牙齒和只有腹甲的龜,古生物學界自此開始對龜類的早期演化有了實質性了解。相關學術內容在今年8月23日出版的《自然》雜志已發表。2015年,李淳在籌建中的三亞海洋古生物博物館藏品中注意到一件疑似原始龜類的化石,隨即開展了研究,最終確認這是產自半甲齒龜化石層位之下7.5米處的更加古老的龜類。

      在此基礎上,來自中科院古脊椎所、蘇格蘭國家博物館、美國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加拿大自然博物館的學者們分析了世界不同地區全部重要原始龜類化石材料,確定了始喙龜在龜類早期演化中承上啟下的系統位置,彌補了該類群系統發育中的重要空白。

      此次活動由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辦公室指導,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地質學會化石保護研究分會協辦。


    相關文章

    安徽和縣直立人頭骨痕跡揭示埋藏環境與生存活動

    古人類化石表面各種異常痕跡,包括骨折、創傷、病變、先天畸形、變形、溶蝕等,是探索早期人類生存活動、健康狀況、死亡原因以及埋藏環境的重要證據之一。1月8日,《國際骨骼考古學雜志》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古脊......

    中國科學家發現始椎類最“長壽”化石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4日發布消息說,該所劉俊研究團隊最新研究發現一件產自山西陽泉晚二疊世(距今約2.5億年)的始椎類化石新種,命名為陽泉長壽螈。它是目前已知......

    福州海關查獲侏羅紀化石:屬國家限制性出口物品

    近日,福州海關所屬福州長樂機場海關首次在出口C類快件渠道查獲古生物化石。該批化石共1個(2片),經鑒定為侏羅紀末期至白堊紀早期滿洲鱷頭骨化石。古生物化石福州長樂機場海關查獲古生物化石。據福州長樂機場海......

    科學家發現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

     報訊(記者張勇)日前,國際人類學權威刊物《人類進化》分別以《廣泛分布(于歐亞大陸)的中新世猴科最東部的代表——奔德里中猴在中國昭通的發現》和《東亞最古老的疣猴類跟骨》為題,同期在線發表了兩......

    新研究發現億萬年前琥珀折射古老生態狀況

    英國《科學報告》期刊近日發表的一項古生物學研究,科學家報告了對保存于“寶藏”琥珀中的已知最古老動植物的分析。該研究結果不但讓人們進一步了解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從晚三疊紀至古近紀時期(2.3億—4000萬年......

    琥珀化石藏“小強”

    這塊琥珀化石中的蟑螂和自己的排泄物困在了一起。圖片來源:《自然科學》琥珀化石中的顆粒狀物質很可能是昆蟲的排泄物,而倒霉的昆蟲有可能為之所困。本月,來自斯洛伐克的科學家在《自然科學》發表了一項研究。他們......

    你好奇嘛?現代文明留下什么化石

    從現在起的數百萬年后,更先進的人類,或者來訪的外星人,可能會挖掘出今天文明的遺跡。他們可能會發現什么?他們將如何解釋我們與周圍生物的關系?近日,一項新研究提供了一些線索。美國西密蘇里州立大學古生物學家......

    恐龍化石二合一?這是什么神奇的操作

    科學家不是每天都能挖出恐龍的顎骨,也不是每天都能挖出昆蟲的化石。因此,當古生物學家2010年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恐龍公園發現了7500萬年前的鴨嘴龍顎骨時,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運氣。這塊顎骨的頂部是一......

    還原歷史的脈絡講述生物演化的壯麗篇章

    11月30日,裴文中在周口店找到的那枚舉世聞名的北京人頭骨(標本模型),在中國古動物館舉行的“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90周年紀念展”特展上展出。90年前,它的出現標志著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

    新發現的“多合一”化石攜帶了大量的秘密?

    科學家不是每天都能挖出恐龍的顎骨,也不是每天都能挖出昆蟲的化石。因此,當古生物學家2010年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恐龍公園發現了7500萬年前的鴨嘴龍顎骨時,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運氣。這塊顎骨的頂部是一......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