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月14日從山東大學與威海市政府共建山大威海分校簽約暨“威海星”命名儀式上獲悉,中國內地高校望遠鏡發現的第一顆小行星命名為“威海星”。
國際小行星中心于2009年8月13日發布第66625號公報通知國際社會,第207931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威海星”,成為山東省首顆以城市命名的小行星。2月14日上午,山東大學向威海市頒授了“威海星”命名證書。
據了解,國際小行星中心于2009年2月10日正式將山東大學于2008年12月24日發現的臨時編號為2008YM9的小行星永久編號為207931。這是山東大學威海天文臺發現的首顆獲得國際小行星中心永久編號的小行星,也是中國內地高校望遠鏡發現的第一顆小行星。山東大學成為中國內地第三家具有小行星命名權的單位。
截至目前,山東大學威海天文臺已發現了臨時編號小行星30余顆,永久編號小行星3顆,并向國際小行星中心上報了大量觀測數據,為小行星的精確定軌和認證提供了有重要價值的資料。
最近一顆名為2024YR4的小行星頻頻登上熱搜原因是它存在7年后撞擊地球的概率而隨著觀測的持續這一概率數值還在不斷攀升變化2024YR4小行星是怎么被發現的?它又有多大概率會撞擊地球呢?2024YR4......
央視記者當地時間2月15日獲悉,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近地天體研究中心(CNEOS)表示,一顆名為“2024YR4”的小行星在2032年撞擊地球的概率為2%。目前關于“2024Y......
北京時間2025年1月16日,國際小行星中心發布了紫金山天文臺盱眙觀測站近地天體望遠鏡發現的一顆新彗星,命名為C/2025A3(Tsuchinshan),這是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第九顆彗星,也是第七顆以......
根據9月23日發表于《自然-物理學》的一項研究,核爆炸產生的X射線沖擊波足以保護地球免遭小行星的撞擊。此類實驗尚屬首次。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物理學家DawnGraninger表示,這項研究“為這一......
北京時間2024年9月5日0時39分,一顆直徑約1.2米的小行星以20千米/秒左右的速度闖入地球大氣層,在菲律賓東北側約25公里高度處解體爆炸。我國監測網首次對預警小行星開展接力追蹤觀測,標志我國小行......
北京時間2024年9月5日0時39分,一顆直徑約1.2米的小行星以20千米/秒左右的速度闖入地球大氣層,在菲律賓東北側約25公里高度處解體爆炸。我國監測網首次對預警小行星開展接力追蹤觀測,標志我國小行......
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物種大規模滅絕(藝術圖)。圖片來源:《自然》網站科技日報北京8月19日電(記者劉霞)6600萬年前,一個天體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這個龐然大物究竟來自何處一直是......
7月4日,湘潭大學舉辦“湘大星”命名發布會。該校曾聯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發現和證認222顆熱亞矮星,其中一顆為目前已知的偏心率最大的寬距熱亞矮星雙星,遠超理論模型的預測值。“湘大星”命名發布儀式。王......
7月4日,湘潭大學舉辦“湘大星”命名發布會。該校曾聯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發現和證認222顆熱亞矮星,其中一顆為目前已知的偏心率最大的寬距熱亞矮星雙星,遠超理論模型的預測值。“湘大星”命名發布儀式。王......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天文學論文,研究人員報道了環繞小型主帶小行星(152830)Dinkinesh的首個經確認的相接雙衛星(兩個天體緊密連接)的觀測結果。(152830)Dink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