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7-08-30 16:23 原文鏈接: 三江源“傷口”未愈盜采礦點待修復

      位于青海省南部、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發源地。它是中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生態最敏感的地區。

      2017年8月2日,新京報記者從青海省格爾木市出發,來到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正中部的青藏公路烏麗段,再驅車向東,循著長江正源的沱沱河、通天河一路探尋。這里海拔高于4500米,地廣人稀。土壤泛紅,矮小的綠色植被緊貼著地皮蔓延,勉強鋪滿波狀起伏的溝谷。

      據國家環保部公告,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于8月8日至9月8日進駐青海省,開展環境保護督察。重點督察青海省黨委、政府貫徹落實國家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情況。

      然而,記者在此次走訪中發現,雖然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內的礦點都已被叫停,但開礦造成的山體溝谷仍舊大量裸露,采坑沒有得到修復,正在形成的污染繼續威脅著長江源頭。

      盜礦點仍未生態修復

      8月2日13時許,記者驅車從青藏公路烏麗段下了公路,進入一條砂石路礦道,行駛不遠,在路邊20米處看到一塊刻有“三江源國家自然保護區”字樣的石碑。往東不到一公里,一塊藍牌寫著“三公里處有煤銷售”,下面是聯系電話,箭頭指向前方。

      這里有一處扎蘇煤礦,屬于盜采點。2013年8月12日,中國國土資源報報道了這處煤礦被當地政府部門聯合執法的消息。

      隨行地質專家告訴記者,這里的煤層厚度小,原煤質量不高,屬于零星分散的雞窩礦,急功近利的盜礦者根本不會按照露天采礦法,把礦巖劃分成一定厚度的分層、自上而下逐層進行剝離和采礦,而是順著露頭的礦脈挖完一處換一處。野蠻開采,使當地高寒生態系統遭到破壞,修復成本非常高。

      山谷深處,還有兩三個長二三百米、寬幾十米的洗煤池。

      由于采煤方法不合理,導致原煤的巖石塊等外在灰分增加、出售價格降低,需要用大量清水進行洗選分級,因此留下了大量的洗選廢水。記者在現場看到,洗煤池直接由溝渠連接通向谷外,溝渠里有水流痕跡。

      據治多縣國土局工作人員透露,扎蘇煤礦封停四五年,因為沒有專項資金至今沒有進行任何生態修復。《青海省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功能區劃圖》顯示,扎蘇煤礦正處于三江源保護區核心區。

      類似非法盜采后沒有及時生態修復的礦點,還有附近的尼雅西鐵礦。

      它緊鄰雅西措北岸,處在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緩沖區。雅西措是長江上游沱沱河形成的第一個湖泊,有藏羚羊、野牦牛、黑頸鶴在此生活。

      在尼雅西鐵礦,記者看到,人工選礦機被廢棄一邊,鐵礦開采形成的矸石山、礦渣山已有幾處明顯裂縫,存在滑坡隱患。

      土壤污染待治理

      8月5日,青海省玉樹州治多縣國土局原局長阿尕義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12年,治多縣接到群眾舉報,稱有牧民和外來盜礦者勾結,在雅西措和扎蘇進行掠奪性開采。

      但是,治多縣與烏麗之間的土路常被暴風雪阻斷、交通不便;非法盜采礦點被不斷倒手轉賣;加之縣里只有15萬元以下的行政處罰權而沒有執法權,因此直到2013年底,尼雅西鐵礦才徹底停止盜采,扎蘇煤礦直到2014年初才被徹底封停。

      這期間共發生五六次盜采,造成當地植被破壞、山體出現裂縫,自然生態退化嚴重。

      四川大學法學院、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后重建與管理學院教授王建平在其土壤污染致災性論述中認為,各種礦區、石油開采、固體廢棄物堆放等行為,都會讓土壤結構被污染物填充,繼而超出土壤自身的自凈能力,導致土壤結構破壞并釋放污染物及其衍生物。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周珂告訴記者,依據《土地復墾條例》,合法礦山在開發結束后,應覆土回填,恢復農業功能。但是事實上,土壤有毒物質用復墾解決不了,現在多采用第三方專業公司治理,當事人多不具備專業治理能力。

      治多縣國土局副局長安多尼瑪稱,因一些歷史原因,此處行政區劃和實際管轄不符,盜采點一直以來都是青海省治多縣、曲麻萊縣、格爾木市的三不管地區。

      安多尼瑪還說,縣國土局從2014年開始向上級主管單位申請3800萬元的生態修復經費,目前還在修復效果評估中,沒有批復。

      上萬噸煤等待運出

      達哈煤礦在玉樹州曲麻萊縣境內,位于扎蘇煤礦以東38公里處。它同樣處于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正在試點的三江源國家公園的核心區。

      8月2日,記者探訪達哈煤礦時看到,煤礦已經停產。

      在礦部,記者見到了4名礦山工作人員。一位姓韓的司機說,最多時這里住過70多人。2016年11月曲麻萊縣政府停止了達哈煤礦的采礦權和轉運權,今年5月礦工全部撤出,他們是回來把留在礦上的油罐車、挖掘機等開回去,以免丟失。

      記者從青海省國土資源廳網站了解到,2016年12月,達哈煤礦和另外13處煤礦被列入青海省煤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計劃,被責令立即停產或建設。2017年1月,青海煤炭安全監察局注銷了達哈煤礦的安全生產許可證。

      達哈煤礦屬于有證開采。采礦權標示牌顯示,礦區面積0.2897平方公里,有效期到2016年9月10日,監制單位曲麻萊縣國土局。

      該礦于2008年9月3日取得青海省國土資源廳頒發的采礦權許可證。

      當地知情人士表示,按照國務院1994年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禁止在自然保護區內進行開礦、采石、挖沙等活動”,青海省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于2000年,而達哈煤礦2008年才從青海省國土資源廳取得采礦權,當年的采礦權批復程序存疑。

      地質專家告訴記者,達哈煤礦還存在違規越界開采的嫌疑。該礦可采煤層儲量大,但煤層薄,屬于貧煤。原設計生產能力3萬噸/年,但該礦三個露天采坑實際生產規模已達到6萬噸/年。

      記者從礦部遺留資料看到,今年4月,達哈煤礦開采二區共轉運煤炭4000噸,從5月6日開始不再有運輸記錄。如今,還有上萬噸煤留在礦山,沒有被拉走。

      至今為止,達哈煤礦也沒有任何生態修復。

      曲麻萊縣國土局副局長巴桑扎西告訴記者,曲麻萊縣已向青海省國土資源廳遞交了相關修復方案,目前還在等待批復。

      他說,采坑填埋修復等應該由該礦礦主青海珠峰宏源商貿有限公司承擔。但是,采礦證是省廳頒發的,縣一級只能在執行中起到一定的監管作用。

      韓師傅稱,達哈的礦主共有7個,分別來自青海、山西、福建、湖北。眼下,老板們還在籌劃走續采手續,“老板說過,到了冬天,堆在這的上萬噸煤也會運出去。”

    相關文章

    杜絕“一刀切”!廣西全面啟動第二輪第二批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10月8日,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獲悉,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國、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堅決貫徹落實自治區......

    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全部對外公開

    根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辦法》有關要求,第二輪前五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已分批次向社會公開。2023年10月10日,第二輪第六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

    國家環境保護燃煤低碳利用與重金屬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通過驗收

    關于同意國家環境保護燃煤低碳利用與重金屬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通過驗收的通知湖北省生態環境廳,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根據《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經組織專家審核和研......

    國家環境保護物聯網技術研究應用(無錫)工程技術中心通過驗收

    關于同意國家環境保護物聯網技術研究應用(無錫)工程技術中心通過驗收的通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無錫高科物聯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根據《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經組織專家審核和研究,國家環......

    我國將開展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試點工作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29日介紹,我國將開展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試點工作,確定50個考核水體,分區分類開展水生態監測評價,2025年將開展第一次考核。在生態環境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劉友賓介紹,......

    為提升生態文明意識,我國擬設立“全國生態日”

    為深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大眾化傳播,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增強全民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我國擬將8月15日確定為全國生態日。關于設立全國生態日的決定草案26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

    VOCs治理重磅政策匯總:源頭替代+末端治理成主流?

    “與我們傳統的二氧化硫、煙塵、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相比,VOCs治理有它的特點,當前的工作基礎依然薄弱,已經成為大氣環境治理領域最明顯的短板。”時任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副司長張大偉在2022年11月提出如上觀......

    鶴舞羚奔三江源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持續提升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近年來,隨著保護力度加大,中國對三江源地區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能力持續提升。作為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青海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之一,也是青藏高原重要......

    推動城鄉醫療衛生和環境保護工作補短板強弱項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文明辦、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疾控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全面鞏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推動城鄉醫療衛生和環境保護工作補短板強弱項的......

    成理地災國重實驗室預測土耳其地震群誘發滑坡

    記者7日從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簡稱“成理地災國重實驗室”)獲悉,土耳其地震發生后,實驗室強震地質災害研究團隊利用前期已研發的地震誘發滑坡預測模型,對土耳其地震群誘發滑......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