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20-03-27 18:27 原文鏈接: 一文介紹上海垃圾精細化分類情況

      分類覆蓋質量穩步提升

      “整區域”推進模式全面實施。在去年長寧等6個區實現“整區域覆蓋”的基礎上,今年全面推動“全市整區域覆蓋”。首批18個“示范街鎮”創建成功,2019年度創建工作全面啟動。

      分類實效快速提升。可回收物回收量超過3300噸/日,濕垃圾分出量約6100噸/日,干垃圾焚燒及濕垃圾資源化利用能力達到2.4余萬噸/日。

      居住區達標率有所提高。今年4-5月份,對照居住區垃圾分類“五有”要求,全市隨機抽樣檢查2700個住宅小區,“宣傳告知、設施配置”規范率達到62.5%。

      全程分類體系加快建設

      分類投放點改造積極推進。全市已完成1.3萬個分類投放點改造,完成率75%,更新完善道路廢物箱標識4萬余只。

      分類收運體系基本形成。全市配置及涂裝濕垃圾車982輛、干垃圾車3135輛、有害垃圾車49輛以及可回收物回收車32輛,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務點6106個、中轉站121個、集散場6個。

      生活垃圾處置利用能力穩步提升。干垃圾焚燒能力已達到1.93萬噸/日,濕垃圾資源化利用能力已達到5050噸/日。

      《條例》配套制度基本完成

      本市關于《貫徹〈條例〉推進全程分類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制定18個配套文件,在市相關部門的通力協作下,賓館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目錄、餐飲行業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用品目錄、公共機構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目錄、垃圾分類目錄及投放要求、生活垃圾處置總量控制辦法等已陸續出臺。

      此外,相關委辦局還制訂了《建筑工地生活垃圾分類導則》《生活垃圾分類違法行為查處規定》等一系列配套文件。

      監督管理系統初步形成

      加強信息化平臺建設。基本建成覆蓋分類運輸、分類中轉至末端處置的全程信息化監管平臺,在虹口區試點推進源頭分類投放智能化監管。

      建立雙向監督機制,因地制宜推行“定時定點”投放,建立“不分類、不收運,不分類、不處置”的雙向監督機制。

      執法檢查力度空前。截至6月25日,全市城管執法部門共開展執法檢查1.39萬余次,依法查處違規案件1224起,教育勸阻13739人次,督促整改7822起。

      下一步工作安排

      加強科學管理

      堅持系統推進

      注重黨建引領,把垃圾分類工作與基層社會治理、住宅小區綜合治理、精神文明創建等工作相結合,推廣垃圾分類黨建聯建活動,落實黨員雙報到制度。

      注重提質增效,積極推進達標(示范)區域創建工作,力爭居住區分類達標率達到70%以上,完成全市域覆蓋目標。

      推行綜合考評,將第三方機構調查與市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調查以及專業考評相結合。

      健全分類體系

      完善長效機制

      全面完成《條例》各項配套工作任務,開展配套文件宣傳解讀,編寫完成《〈條例〉釋義》。

      加快建成全程分類體系,基本完成全市1.7萬個居住區分類投放點改造,進一步完善分類收運體系,可回收物回收服務點達到8000個、中轉站達到170座。

      加快生活垃圾末端分類處置能力建設,到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焚燒能力達到20800噸/日,濕垃圾資源化能力7000噸/日。

      實施全過程監督,積極穩妥地推行“不分類、不收運,不分類、不處置”的雙向監督機制,完善垃圾分類全程監管信息系統,集中組織專項執法行動,逐步形成常態化執法機制。

      營造社會氛圍

      促進習慣養成

      全覆蓋開展社區宣傳動員。發揮居住區(村)黨組織作用,推動形成居(村)委會、業委會、物業企業、志愿者“多位一體”動員模式,通過“面對面”告知方式,完成全市800余萬戶市民入戶宣傳。

      全面普及分類知識。進行“線上線下”培訓,擴大《條例》及配套文件的知曉率,開展垃圾分類“七進”活動,落實垃圾處理設施公眾開放日制度。

      全方位引導社會參與。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社會動員優勢,組織新聞媒體開展正面引導與輿論監督,支持第三方機構提供專業服務,指導行業協會制定自律規約,擴大垃圾分類志愿者、社會監督員隊伍規模。

    相關文章

    最高不超過2000萬上海第一批“揭榜掛帥”項目指南發布

    日前,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發布《2024年度上海市科技攻關“揭榜掛帥”(第一批)項目指南》(以下簡稱《通知》)。《通知》中指出本批“揭榜掛帥”項目面向全國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社會力量,對揭榜方不設行......

    新藥如何“算出來”:上海計算生物學創新大賽結果揭曉

    化合物多如牛毛,靶點信息有限,作用機制難以明確,這些使得藥物發現的過程投入巨大,時間漫長。而計算生物學可以通過模擬和計算大大加快這一進程。9月9日,“2024浦江創新論壇——上海國際計算生物學創新專題......

    上海公示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擬資助項目

    關于上海市2024年度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擬資助項目的公示根據財政部、科技部要求,按照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現將上海市2024年度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擬資助項目予以公示。公......

    上海發布,重大利好!

    9月2日,上海市商務委等多部門印發《上海市推動直播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計劃》提出,到2026年,上海市直播經濟發展持續保持國際領先地位,對產業賦能作用明顯,行業生態......

    2024年上海市東方英才計劃領軍項目、拔尖、青年項目(綜合平臺)申報工作啟動

    根據《上海市人才計劃管理辦法》(滬委人﹝2023﹞4號)、《關于開展2024年上海市東方英才計劃申報評審工作的通知》(滬委人才辦﹝2024﹞5號)有關規定,上海市人才工作局(以下簡稱“市人才局”)啟動......

    上海公示“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軟科學研究擬立項項目

    關于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軟科學研究擬立項項目的公示根據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現將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軟科學研究擬立項項目予以公示。公示鏈接:http://......

    上海“探索者計劃”第一批項目申報指南發布

    各有關單位:為推進基礎研究更好地服務經濟主戰場,組織實施好市場導向的應用性基礎研究,發揮好企業作為出題人和閱卷人的作用,鼓勵更多企業加入到基礎研究項目形成、項目投入、項目組織、項目評價等科技活動中,上......

    上海市2024年度重點實驗室(第一批)申報指南發布

    各有關單位:為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加強上海市重點實驗室體系布局,培育高水平科技力量,根據《上海市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上海市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方案......

    超3100萬元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批儀器中標結果

    近日,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了一批高端儀器設備的中標公告,中標總金額超過3100萬元。這次中標的設備項目,包括離子色譜三重四級桿質譜聯用儀、液相色譜-三重四級桿液質聯用儀、激光共聚焦顯微拉曼光譜儀......

    上海市“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啟明星項目申報指南發布

    關于發布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啟明星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根據《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十四五......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