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22-04-04 10:22 原文鏈接: 一例右副肝管直接匯入膽囊合并膽囊管與肝總管低位...

    一例右副肝管直接匯入膽囊合并膽囊管與肝總管低位匯合病例分析


    膽道變異的類型繁多,包括膽囊管與肝總管并行低位匯合、膽囊管匯入右肝管、迷走膽管、副肝管等。其中,副肝管是指肝臟的某一葉或某一段肝管低位與肝外膽管匯合,肝外部分的膽管稱為副肝管,出現率約10%~20%。副肝管在Calot三角發現,表現形式多樣,例如副肝管匯入肝總管、匯入膽總管、匯入右肝管、匯入膽囊管,或者匯入膽囊頸部。


    病例資料


    患者男性,52歲,因“間斷性上腹部疼痛6d,伴發熱4d(體溫最高達39.0℃)”入院。


    血常規:白細胞16.62×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0.88%,GGT 127 U/L,總膽汁酸16.8μmol/L。


    腹部彩超示:膽囊增大,膽囊多發結石,膽囊頸部結石嵌頓伴急性膽囊炎;肝腫大,肝內膽管結石,肝內膽管擴張;膽總管擴張,胰腺飽滿。


    腹部CT示:(1)肝內局限性膽管擴張,考慮炎性;(2)膽囊炎,膽囊結石;(3)雙腎多發囊腫。


    磁共振胰膽管造影(MRCP)示:肝內膽管擴張,擴張膽管周圍見斑片結節樣略高信號影,肝門區膽管內可見多個結節樣低信號影,局部膽管腔變窄,膽囊增大,壁不厚,腔內可見多個結節樣低信號影,大小約0.6~2.4cm。膽總管未見擴張。


    影像診斷:(1)肝門區膽管結石,肝內膽管擴張,膽管走行區周圍異常信號影,肝門區膽管略窄;(2)膽囊多發結石;(3)肝右葉異常信號,考慮肝囊腫或血管瘤可能;(4)雙腎多發囊腫(圖1)。



    術前診斷:急性膽囊炎,膽囊結石,肝內膽管擴張,肝內膽管結石,雙腎囊腫。


    擬行手術:肝部分切除術、膽囊切除術及膽道探查術。


    術中,暴露膽囊及膽道,可見有兩條管道與膽囊直接相通,其中與肝內相通的膽道異常增粗,內徑約2cm,另一條管道為正常的膽囊管,它與肝總管在近胰腺上緣低位匯合(圖2),考慮存在罕見的膽道變異。



    術中隨即決定行膽道逆行造影(IOC),逆行注入優維顯60ml,術中行造影檢查,見異常增粗的膽道直接來源于肝右葉,考慮為異常增粗的副肝管(圖3)。


    術中決定行膽囊切除,膽道探查及副肝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先將正常膽囊管結扎,順利切除膽囊后可見雙膽道斷端(圖4),隨后行異常增粗的副肝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



    患者術后恢復良好,術后第4天開始進食,第9天復查MRCP(圖5),肝內膽管未見明顯擴張,膽總管未見擴張。第10天切口拆線,術后第11天出院,患者進食及睡眠均良好。隨訪3個月,復查腹部彩超和肝功能未見明顯異常。患者恢復良好,進食正常,無不適癥狀。


    討論


    術中仔細解剖膽囊三角,避免了副肝管及肝外道的損傷,并根據術中情況及時變更手術方案。因此在顯露三管結構的基礎上,一定要顯露膽囊管及膽囊頸部后方的三角區,即“掏空膽囊后三角”。這樣既能避免損傷副肝管及右肝管,又可以緊貼膽總管離斷膽囊管。


    本病例的特殊性:


    (1)肝5、8段的肝內膽管異常增粗,并匯合在一起,形成一內徑約2cm的異常增粗的副肝管。回顧性分析患者術前MRCP檢查結果,從軸位連續的層面上肝5、8段的肝內膽管明顯擴張,而三維重建的膽道解剖結構上發現,異常增粗的副肝管與左右肝管未見交通支,所以該患者的副肝管不能單純的夾閉或縫合,這樣術后膽汁漏的風險極高,且對患者肝臟的損害也極大。


    (2)該患者的副肝管內徑達2cm,考慮是副肝管匯入膽囊,膽囊的濃縮膽汁及收縮功能使膽囊腔內壓力明顯增高所致。


    (3)該患者MRCP提示存在膽囊管與肝總管的低位匯合形成膽總管。


    本病例膽道變異的臨床意義在于:在解剖分離膽囊三角時,見與膽囊相連接的有兩條膽道,若術中分離不仔細,單純行膽囊切除術后,容易造成膽汁漏;若單純夾閉或縫合副肝管,因管內壓力升高,可導致膽瘺、膽汁性腹膜炎及膽道感染,也可因反復感染形成局限性肝膿腫;相應肝葉或肝段膽管梗阻可引起肝纖維化、肝萎縮甚至膽汁性肝硬變;若行肝部分切除術,會損傷肝內膽管,造成肝內膽汁淤積。膽道造影,避免了變異后膽管的損傷。本型膽道變異隱蔽性很強,在無術前MRCP檢查及術中膽道造影的情況下,行膽囊切除、膽道探查、肝部分切除術發生膽汁漏造成膽道損傷幾乎是必然的。本病例提示在游離膽囊及膽囊壺腹、膽囊三角時,應仔細辨別膽囊周圍解剖結構,認清膽囊管、肝總管、膽總管之間的關系,辨清有無膽道變異,重視少見的膽道變異類型,避免膽道損傷。


    人体艺术视频